器官移植民事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法律的角度考察,器官移植是指为医疗目的,由器官供给人的捐赠行为、专门医疗机构器官摘取的协助行为和植入器官的治疗行为等构成的相互独立、相互联络的关联结合行为。器官移植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涉及法学、医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从民商法的角度分析器官移植的民事法律问题有助于保障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健康发展、保障人们的合法生命权益。器官移植引发的首要问题即人体器官的法律地位,根据器官物理状态的不同,对其法律地位应区别对待:活体器官应视为“人格之载体”;已与人体脱离的器官及尸体器官应视为一种特殊的物。器官移植行为造福了许多患者,但因其性质决定,在实施过程中会对供体和受体的人身造成一定损害,对其得以顺利进行的合法性依据应依行为性质不同而区别分析:器官植入行为主观上是为挽救患者生命,客观上其对人身带来的侵犯是由医疗行为本身的性质所决定,所以不具备社会危害性,是合法行为;器官摘除行为中,医方得到受害者同意,所以器官摘除行为能阻却违法性。器官移植中器官的来源主要有活体捐献器官和尸体器官两种,捐献人捐献器官的协议与普通赠与合同存在多方面差异,需要法律加以特殊规定。为了解决器官来源紧缺的问题,法律可以设置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人们捐献器官,并对脑死亡标准进行规定。我国器官移植技术起步较晚,相关民事立法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缺陷,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如对捐献人的撤销权加以限制、严格规定器官移植的条件、明确器官移植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加强对特殊主体的权益保护、确立脑死亡标准。
其他文献
阐述晶体塑性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单晶体塑性本构关系,多晶体塑性模型的构造,介绍它在金属成形模拟中的应用概况。在速率相关的晶体塑性模型中引入滑移系活动与否的判断准则,忽略
进入21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持续,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的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方面为各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同时也向
<正>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日益趋向信息化、全球化和民主化的历史境遇中,人们对政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乎所有国家都卷入了一场全球范围的行政改革浪潮。许多发展中国家
本文论述了长白山区植参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其肥力特征,分析了暗棕壤型及白浆型两类植参土壤障碍因素及培肥改良对策,为长白山区高产优质参培育创造优良的土壤条件。
20世纪80年代,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大讨论,直接导致其四种人类学范式的产生:一是“类哲学”的产生;二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人学”理解;三是作为马克思
<正>2017年11月26日是个黑暗的日子,清晨我接到买买提的电话,告诉我哈孜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得知这一噩耗我顿时泪流满面,我立即打车直奔哈孜老师家,走到楼下时就已经听到楼
中国廉政制度评价体系研究是推进中国廉政建设的重要课题,中国廉政制度评价体系在廉政建设中具有“把关”、“监控”和“反思”等重要作用,对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来说必不可少。
中国千年翻译史上论争不胜枚举,主题异彩纷呈,但是争论规模之大、留存史料之多、争辩程度之激烈的屈指可数。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如下翻译高潮,分别为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健康水平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的基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与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也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发展
研究了蝗虫、壁虎等具有全空间运动能力的动物脚掌的形态、材料微结构及其拓扑关系和接触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脚掌产生的摩擦力具有明确的各向异性,脚掌各部分产生的摩擦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