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由古至今,多少柔美、感动的散文小说、诗词歌赋,存于人们心灵深处,广为相传。是什么让这些文学作品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影响如此深远,令人们不厌其烦,细细品味至今呢?究其根源,不难看出,汉语独有的语言美感是其重要因素。汉语将深刻的内涵和美学内容寓于简练的文字中,可当它被译成英文时,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极大挑战,要在译文中准确的传递汉语语言美感,成为了一件棘手的事。当美丽的汉语被译成英文时,汉语语言美感难免会被磨蚀,以致西方读者不能完全体会到汉语深刻、丰富的美感韵味。因此,翻译工作者常常有种无可奈何“美”落去的感叹。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一些共性,同时也存在独特的个性。其中,思维是语言的转换基础,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和语言的相互作用势必会导致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从而引起汉语言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出现被磨蚀的现象。本论文拟探讨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体现,以及中西思维模式差异视角下的汉译英中汉语语言美感的磨蚀根源。并以巴金的小说《家》来例证汉语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和再现。本论文第一章首先导入的是语言美学简介,说明了语言与美学之间的联系,并分析了英汉语语言美感的共性以及各自独有的个性。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分析了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具体体现,然后以思维模式差异为主线,从思维形式、思维倾向、思维方法,思维顺序以及思维路线的视角,来说明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汉语语言美感在汉英转换过程中语言形式及内容上的偶可挽留。了解了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再去审视英汉语言表达及其美感的差异,是大有益处的。第三章以巴金先生《家》的英译本为个案,来分析《家》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中的磨蚀遗憾和审美再现。《家》写出了高府中一代年轻人的悲剧,也反映了一个封建时代的悲剧。其语言艺术、意境神韵都是这部小说的值得赏析的地方。本章分析了《家》英译本中汉语语言美感的磨蚀所在,但这并不表示《家》的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中毫无保留,因此作者随后也指出了该小说英译本中的汉语语言美感的再现。最后一章是对中国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进一步思考。首先分析了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表现及其原因,然后试探性地对中国角逐诺贝尔文学奖提出了两点建议。由于翻译是涉及不同文化的语言活动,翻译工作者要形成一种动态、开放的思维模式,才有利于翻译交际;而且,中国要进一步加强国际沟通与交流,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本章最后阐述了作者对中国文学作品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反思。
其他文献
为了促进国内真实性的研究,对国外真实性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主要澄清了真实性的定义并探讨了真实性对个体幸福感、人际关系和自尊的作用。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真实性与各心
<正> 前言解颅是儿科难治的疾病之一,据现代医学检查多为“脑积水”。其临床见证主要是:幼儿颅缝裂开,前自宽大,头大异常,青筋暴露,眼珠下垂,形瘦神呆,智力迟钝。近数年来,升
随着畜禽饲养集约化的发展,对环境影响日益加重,分析金华地区畜禽集约化养殖现状,提出适合本地区的科学的生态养殖模式:从场区布局到饲养工艺;从卫生防疫到绿色健康养殖;从发
传媒消费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影响着当代政治生活。迥异于传统语境中媒介的政治功能,商业媒介是生活政治形成和表达的主要中介,继网络媒介之后第五媒体手机的短信功能也渐渐成为
随着冷冻食品的快速发展,电冰箱在现代家庭食物保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肉类冷冻保鲜为例,阐述了电冰箱冷冻保鲜的原理、特点、检测指标及方法。
在硕士研究生规模逐年增大的背景下,社会对硕士研究生质量日益关注。研究影响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其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硕士研究生攻
挖泥船是使用相当广泛的一类工程船舶,不仅涉及防洪抢险、航道整治,还在农田水利、港口建设、海底管线敷设、开沟回填、深海取砂、地质采矿、水域环保以及海防建设等众多领域
一个世纪以来,廉价的Fe-Mn-Si基低合金钢由传统的高强度低合金钢逐渐发展为当今的先进高强钢,其未来仍将向更高强度和更好塑性的方向发展。在目前减少碳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
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目标以及经济绩效等各方面形成知识优势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它不仅主张消除各种人格问题,更致力于研究人格积极方面的发展和培养,强调积极人格特质是人的生理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