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曾有过短暂的成效,但始终未能使国有企业摆脱低效率运行的困境,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效益下滑不断加剧。目前普遍认为,国有企业出现持续效益下滑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制度上确认国有企业中不同产权主体的独立地位,未能重新构造不同产权主体间的产权分割和组合机制,未能确立起对不同产权主体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未能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从而使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一种低效率的机制中运行。
YD公司是自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始建于八十年代中期,是纺织部第一批定点的化纤生产企业,九十年代初曾连续多年是自治区的利税大户。近些年由于国有企业的通病——机制不活,效率不高、包袱过重,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效益下滑,人才外流,后劲不足。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一套高效的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从分析调查YD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现状入手,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分配中存在平均主义,对物质利益激励不够,只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企业长期发展等问题,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的各种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运用管理学激励理论和现代经济学激励理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引入低效率理论,研究企业经理人在减少低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从理论研究方面,说明企业经理人激励的重要作用。对经理业绩与激励进行分析,引入能力、努力与业绩关系的动态模型,研究需要——行为——业绩——奖酬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激励机制更加完善有效。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重点分析高层管理人员物质激励的主要实现途径:报酬激励机制——年薪制和产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精神激励需求。提出了几种物质激励设计方案,选择方案,重新设计YD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分析体制上,政策上普遍存在的约束条件,寻找解决方法。力求探索解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改变目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不足、约束不力的现状,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供有类似情况和相同背景的国有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