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优化管理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ors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是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施用磷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蔬菜磷素累积、蔬菜产量和蔬菜品质。但是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为追求高产高效益,设施菜园施磷量远超蔬菜生产所需,又因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等原因,造成土壤磷盈余过量和磷肥利用率低,磷素流失易造成面源污染风险。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蔬菜之乡”和县不同种植年限、种植模式和农艺措施对菜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并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了磷肥优化方案,在和县开展田间试验,探究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磷肥减量和不同新型磷肥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包括:(1)调研结果显示,和县设施菜园土壤养分含量与种植年限存在显著正相关。设施菜园土壤p H远低于露天菜园,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园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p H的下降幅度分别为0.18~1.18和0.06~0.92。种植20年的设施菜园耕层土壤盐渍化程度相对较高,其电导率值为0.91 d S·m-1,较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以下简称农田)和种植20年的露天菜园分别增加了1118%和492%。设施菜园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露天菜园,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园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分别为18.62~28.89 g·kg-1和13.03~19.33 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24.19和15.75 g·kg-1,较露天菜园均值分别高37.5%和10.4%;设施菜园耕层土壤全氮逐年累积,含量范围为1.41~1.76 g·kg-1,均值为1.57 g·kg-1,露天菜园全氮无显著变化;有效磷主要累积在表层土壤,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园0~2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为53.44~299.22mg·kg-1,均值为153.82 mg·kg-1,种植20年时平均含量为299.22 mg·kg-1,较露天菜园和农田分别高57.9%和872.3%;种植年限越长,不同深层设施菜园土壤速效钾含量越高,露天菜园无显著变化。(2)磷肥减量试验结果表明,磷肥用量越少,土壤有效磷含量越低;在黄瓜拉秧期,不施磷肥、配方施肥、磷肥减量10%、30%和50%时,土壤0~20cm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79.27、261.59、231.77、229.56和230.04 mg·kg-1;黄瓜植株磷素累积量分别为10.15、14.13、13.52、18.25和13.94 kg·hm-2。与对照处理相比,磷肥施用量减少30%时,黄瓜磷素累积量最高(7.17 kg·hm-2),磷肥贡献率(178.7%)、农学效率(388.7%)、偏生产力(75.4%)和吸收利用率(162.9%),黄瓜产量(22.8%)和产投比(25.1%)均显著提高。综合分析,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适宜的磷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设施黄瓜植株磷素累积量,提高黄瓜磷肥利用率、产量和产投比。(3)新型磷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设施黄瓜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处理:不施磷肥(CK)、普通磷酸二铵(DAP)、生物菌剂配施磷酸二铵(MA-DAP)、控失活化磷酸二铵(LC-DAP)、锌腐酸磷酸二铵(ZHA-DAP)和海藻酸磷酸二铵(AA-DAP)。与DAP处理相比,MA-DAP、LC-DAP、ZHA-DAP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提升6.14%、5.06%和18.63%;黄瓜植株磷素累积量分别提升1.80%、11.88%和2.78%;黄瓜产量分别增加2.93%、18.29%和16.59%;产投比分别增加1.60%、10.78%和9.78%;磷肥贡献率分别提高13.20%、127.25%和119.04%;磷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15.91%、170.45%和154.55%;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71%、18.29%和16.59%;磷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37.27%、59.69%、38.03%;其中LC-DAP处理的增幅最大。MA-DAP、LC-DAP和AA-DAP较DAP处理的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0.47%、18.07%和11.61%;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3.19%、12.13%和1.23%;其中LC-DAP处理的增幅最大。
其他文献
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破坏,这对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而农业生态效率作为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因此成为关注的重点。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以及生态屏障,其在保障粮食生产以及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压力,为了缓解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的下行趋势,本文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寻求提升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
学位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重发年份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给烟草行业带来巨额经济损失。在烟草黑胫病的重发区,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化学防治虽然具有防效好、见效快的优点,但频繁、单一、过量的使用杀菌剂易造成农药残留、病菌抗药性、生态污染等后遗症,生物防治因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具有低毒、无抗药性、无污染等优势,正逐步被应用到烟草黑胫病防治领域。拮抗放线菌H-3对烟草疫霉(Phyt
学位
当前,粮食经营农户在生产经营中仍然会遭受自然、市场、政策等不同风险的冲击。相比外部冲击,粮食经营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的特定资产所形成的高额沉没成本,不仅会在结构调整时出现退出阻碍,还会使其在市场交易时被卖方“敲竹杠”和“套牢”的情况,由此产生的资产专用性风险对农户后续生产投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在面临风险压力的情况下,农户存在不同的风险态度也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因此,厘清资产专用性特征,分
学位
近年来,开放式基金具有投资门槛低、管理制度优、投资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等自身独特的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小额投资者的推崇。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又称LOF基金,下同)在弥补开放式基金交易费用高、发行困难以及盘中适时交易困难等问题,受到基金市场众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对LOF基金进行绩效分析以及归因分析,在投资者优化资产组合和提升投资水平、基金公司量化分析基金经理人业绩水平、监管部门及时发现LOF基金市
学位
伴随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和健康中国理念的深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日趋强烈,蔬菜因其具有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而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蔬菜作为安徽省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保障安徽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支撑。随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蔬菜产业的发展也面临需求增长、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
学位
家庭农场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意”主体,应用种养结合模式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形成种养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将污染负外部性变为资源正外部性,对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减少面源污染、增加农户收入作用显著,因此对家庭农场应用种养结合模式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对于家庭农场应用种养结合模式的影响因素、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对种养结合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估中大多
学位
田间杂草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生产成本,如何高效、低毒防除杂草是长期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病原真菌毒素来源的新型生物农药替代化学除草剂是当前杂草防除研究领域一大研究热门。本文主要从杂草致病真菌出发,研究其代谢产物除草活性,为后续开发生物源除草剂奠定基础。从患病杂草中分离纯化得到杂草病原真菌,以液体发酵培养的方式获取病原真菌发酵液,测试其对稗草根的抑制活性,筛选得到除草活性较好的菌株
学位
自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以来,技术创新对国家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同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经济金融化倾向日趋明显,金融资产配置逐渐成为实体企业常见的战略行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也逐渐显现。制造业企业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主体,研究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制造业上市企业2010-
学位
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创新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更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战略支撑作用。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研发投入资金和强度在世界上处于前列地位。在我国科技优势背景下,本文将关注点转移到微观层面上,关注企业研发投入成果的转化,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制造业企业创新成果的研究。我国制造业尽管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学位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全面促进消费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领。鉴于我国独特的“二元”结构和由此带来的城乡发展差距,相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不仅收入水平较低,而且受消费环境的约束也较大。然而,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迅速改变了这一局限,不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条件和环境,更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提升农村地区人力资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