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颗粒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iansh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定心颗粒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定心颗粒预防和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定心颗粒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定心颗粒组予定心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胺碘酮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2周后、3周后和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复律情况、心室率控制情况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前,定心颗粒组和对照组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心颗粒组和对照组均可降低PAF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且定心颗粒降低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定心颗粒组内未复律患者的hs-CRP水平均高于复律患者的hs-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定心颗粒组房颤疗效总有效率76.67%与对照组80.00%比较,经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定心颗粒组与对照组的24小时平均心室率、房颤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后定心颗粒各项中医单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定心颗粒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而对照组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是53.33%,定心颗粒组中医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定心颗粒可降低PAF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2.定心颗粒可治疗PAF,降低PAF患者心室率,降低PAF发作持续的时间,改善PAF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3.定心颗粒治疗PAF的机制可能为降低PAF者的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防止心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塑,从而降低PAF的反复发作和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B1及B12治疗,15天为1个疗程,2~6个疗程后进
<正>1病例一1.1病情介绍杜某,男,55岁,农民,初诊日期:2013年4月2日。主诉:右侧肢体不遂伴吞咽困难17天。病史:2013年3月15日凌晨4时许,患者于睡眠中突然出现持续右侧肢体不遂
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命名在研究界表现出难堪的失语状态,现有的几种女性文学概念共同的问题是忽略了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历史性与现代性内涵。只有在人类历史由传统的母系制到
正在兴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迫切需要大量掌握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档案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三门学科课程体系的整合是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博物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教师专业认同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与内在动力,近些年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目的研究顺铂(DDP)诱导的骨肉瘤细胞自噬性活化,并探讨自噬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电镜观察DDP对骨肉瘤细胞自噬的影响;应用3-甲基腺嘌呤(3MA)下调自噬,采用MT
为明确适用于红地球葡萄的补钙钙源、时期和部位,设计了在葡萄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幼果膨大期和采收前2周)对不同部位(叶片和果实)分别喷施硝酸钙和糖醇钙的田间试验,分析了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 2 0世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直接而富于创造性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这种精神指向在女性文学的社会性主题、女性主题以及富于哲学意味的创
目的:采用在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FGF,在不同的时间内培养细胞的方法,建立细胞模型;再观察RES对细胞模型中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含量的影响。方法:一、细胞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