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对青少年进行积极身体锻炼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视和关心。在2014年,依据全国学生体质情况,又制定最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些文件和标准都旨在培养学生锻炼积极性。足球运动是现代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项目,全国许多高校都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重要内容。足球运动是一项能全面锻炼身体和健全体魄的运动,在高校开展足球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还可以培养敢于拼搏的战斗作风、发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团队合作精神。  根据多年的足球选项课教学经验和多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性尝试,在全面研究“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大学生足球选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构建足球“小群体”教学模式并在高校大学生足球选项课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期望通过足球“小群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研究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教学提供积极的教学改革思路,丰富大学体育课教学模式,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足球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全面提高大学体育课教学质量。  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得出如下结论:  1足球“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五项身体素质水平影响不同,其中对立定跳远、肺活量和坐位体前屈身体素质水平影响效果不明显,对1000米和50米身体素质水平有明显效果。  2足球“小群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足球技术,在此方面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3足球“小群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强化大学生学习动机能力和促进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作用明显。
其他文献
为开展磁约束堆芯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正在建造的HL-2M装置拟建造3条5 MW的中性束注入加热束线.简要概述了HL-2M装置NBI加热系统的总体规划,第1条5MW-NBI加热束线的设计,离
武术作为一项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富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运动,在历史及社会的变迁中一直是人们所热捧的运动项目。习练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自身的体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着中国的民族
由于青春期前期(9-13岁)女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前期,此阶段的女生身体、生理上会发生较大变化,随之心理上也会相应地产生变化。通过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对青春期前期女生进行运动干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高等院校共计2442所,每年在校生约2391万人。对大学生进行排球运动的教育与
小学生体质健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对小学生体质问题影响的调查研究,为改进小学生体育、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