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Streptococcus sanguis bacteriocin)作用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后,白色念珠菌孢子相及菌丝相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1.将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进行复苏传代,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波破碎、梯度盐析等方法提取血链球菌中对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的胞内蛋白,即血链球菌细菌素。2.将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10231进行复苏传代。将培养好的白色念珠菌放入葡萄糖-盐-生物素培养基(GSB)中,25℃,180rpm,振荡培养48h,得到静止期的孢子相白色念珠菌。对孢子进行出芽诱导,取孢子相菌体放入RPMI-1640培养基中,37℃,150 rpm振荡培养3h,得到白色念珠菌菌丝相。3.用磷酸盐缓冲液(1╳PBS)将血链素稀释至不同浓度,分别与白色念珠菌的孢子相及菌丝相菌悬液于37℃,150rpm恒温振荡培养12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并观察血链素对白色念珠菌孢子相及菌丝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4.通过低温离心,分别提取血链素作用前后的白色念珠菌孢子相及菌丝相菌体细胞。采用醇碱溶液皂化有机相萃取的方法提取菌体细胞膜麦角固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血链素作用前后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吸光度值(A),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1.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孢子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g/L时,对菌丝相的MIC为0.25g/L。2.未加血链素时,白色念珠菌孢子相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为1.32±0.15%,菌丝相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为0.63±0.01%,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3.血链球菌细菌素与白色念珠菌混合培养:(1)12h后,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2)24h后,孢子相和菌丝相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3)36h后,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血链素对白色念珠菌孢子相及菌丝相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相的抑制作用效果强于孢子相;2.白色念珠菌菌丝相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含量高于孢子相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含量(在本实验中菌丝相的含量约为孢子相的1倍);3.血链素可使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含量降低,作用24h抑制作用效果最好,对菌丝相的作用效果强于孢子相。
其他文献
植入式广告的质量问题,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在于市场机制无法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似乎应当从我国竞争法律法规中来寻找规范依据才更为恰当,因此植入式广告的法律适用和选
选什么情境、怎么用情境,是实现高考核心功能、达成考查目标、完成考查任务的重要环节.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在情境选择上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在情境运用上以学科素养为导向,
上文^(1)谈了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之十一:科研合作,本文谈谈其之十二:写博士论文。“我知道你会很重视写好自己的博士论文。”这是我在上一个系列“主编心语”讲到博士论文的撰写时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无论是对核心素养的评价还是对关键能力的考查,都体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由要素
三年前,我们从海派市民文学角度延伸而进入上海小报研究的领域,以至今日在一个学术流连的边缘空间,无意中发现了张爱玲的佚文,真正始料不及。《郁金香》来自上海小报,似乎有
目的应用PAR指数评估拔除第一恒磨牙的矫治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至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治疗的20例拔除第一磨牙的病例进行回顾
进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的禀赋各不相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生产所需的全部生产要素。通过进口弥补本国生
目的: 研究不同牙科铸造合金或合金的不同处理形式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哪种形式更能增强合金的耐腐蚀性,为临床烤瓷合金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1.采用铸造
目的:本研究采用反复快速扩张方式,通过动物实验,应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探讨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理,为反复快速扩张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62只雄
目的: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纯钛种植体表面制备纳米氧化锆涂层,通过检测钛基底-纳米氧化锆涂层的表面特性和动物实验探讨其对骨整合的影响,设计一种既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