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选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x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的文化和教育蓬勃发展,现代散文作为这个时期的新生文学,犹如一股新风,随着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文白之争”徐徐吹来。当时的文化界与教育界就写作应当延用文言文还是使用更贴近口语的白话文(1)这一话题产生了争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交锋,“国语”和“国文”课堂也成了文化交锋的阵地之一。中学语文教材便是这个浪潮的一个重要见证和组成部分,不同文体的文章通过教材这个媒介在课堂内外传播,教材的选文该何去何从也是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之争的有效反映。现代散文作为白话文的代表作品类型之一,对其选编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情况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很好地把握现代散文在语文教材及课堂内外的生产、传播和接受历程,同时明确现代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价值、文学价值及思想价值,以期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其作用。本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做出说明,并对研究的基本概念做出界定。本研究第二章采取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对1912年民国建立之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搜集和分析,并从新学制时期(1922年-1928年)、新课程标准时期(1929年-1937年)和国定制时期(1938年-1949年)分析不同教育政策和社会背景之下的现代散文选编情况,以及各个阶段不同的选编理念等方面。最终得出现代散文的选编在几个阶段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在新文化的影响之下,作为白话文代表的现代散文频频被选入各种中学语文教材之中,整体上呈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趋势。第三章则在第二章的整理基础之上从现代散文选文的具体标准和内容方面进行研究。民国时期现代散文在选文标准方面遵循了时代性与经典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以及思想性与艺术性这三个方面;在选文内容与主题上则是丰富多样,主要有民族与国家、社会与人生、生活与哲思等八个方面。现代散文在教材中的选编和发展除政策与编者的推动之外,也离不开语文课堂。本章还对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现代散文的传播进行了分析,从动态角度回顾了民国时期现代散文的生产与传播历程。通过本章的研究发现,被选编的现代散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语文知识与思想内涵仍旧值得当下的语文教育家和教材编者们关注,并将适合当下学生身心特点和阅读习惯的现代散文选编进入语文教材以供学生阅读与学习。第四章研究了与现代散文相关的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以期从更全面的角度把握现代散文的选编意义和语文教材编写的发展。本章对具体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和文章导语、课后注释等内容进行研究,最终发现作业系统与助读系统与现代散文的选编息息相关,编者们对教材编写的不断完善使得现代散文中的词法、语法等语文知识以及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内涵被更准确地体现出来,并且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使现代散文的选编更具有实用价值。第五章则从语文教材与课堂之外研究了现代散文生产与传播的辅助系统。现代散文的生产与传播不仅仅只在语文教材与课堂之中,课堂之外的传播更能体现现代散文在当时的影响程度。本章从印刷传媒、讲学和演讲、社团和作家群、日记和书信以及课外阅读和写作与现代散文这五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现代散文生产与传播的社会助力。最终发现民国时期的整个社会都在自发地传播现代散文,这推动了现代散文在民国时期的不断发展与创作,形成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最后,本研究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现代散文选编的各个方面情况的具体研究,了解了现代散文选编的发展历程,看到了民国时期对现代散文价值的重视以及现代散文创作的繁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下语文教材选编和语文教学的展望,希望当下的语文教育能够更全面客观地看待现代散文的文本价值、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重视现代散文的选编和教学,让现代散文的价值重现,引导学生领悟到现代散文的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和提升语文能力。
其他文献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的要求,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要注重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帮助学生积累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理解文化多样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规定的7个必修课程中包含“当代文化参与”,要求学生关心关注当今时代文化,并且有能力展开文化调查,能够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对社会文化、当今生活方式以及地方风俗习惯等进行分析讨论。课程标准对9个选择性必修课程进行了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在国内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由来已久。整本书阅读活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体现并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最早提出“整本书阅读”理念的是叶圣陶先生。“整本书阅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规定的第一个阅读任务群。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来积累阅读的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索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开始逐渐恢复重视教育,特别是恢复高考后,国家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提升和改革一直在进行当中。改革开放之后,国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在教学体制改革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其中语文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从未停歇,语文教材是基础教育必须重视的学科材料,其重要地位无可撼动。因此,许多国内研究学者都将目光聚焦于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这些研究主题也一
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广泛的出现在交通、生物、航空等各个领域。且带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的有效算法相对无约束优化问题要少,因此,我们通常将带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通过罚函数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以便利用无约束优化的各种算法。所以,罚函数是非线性约束最优化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构造的罚函数,修正了文献[1]中的假设条件1和2,利用点集映象G[t]在t=0的上半连续性,对非线性优化问题中的一
半无限规划在工程设计、最优控制、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均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应用数学领域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分支。 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对社会经济行为的深入研究,在上述领域中出现了许多广义半无限规划的数值模型,即模型中最优值函数的产生域不再是一个紧致集合而是一般的非紧致集合或者一个集值映象。这里比较明显的—个例子就是广义Nash均衡。在广义Nash均衡中,每一个局中人的策略集已经不是
排序论作为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深刻的实际背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而其中的分批排序问题,因其明显的实际意义,更是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研究了工件带有优先约束的单机分批排序问题,工件有优先约束是指工件加工时必须按一定先后顺序加工,一般的,若工件Ji与Jj有优先序,即Ji(?)Jj,它表示Jj必须在Ji完工之后才能开始加工。这里的目标函数为极小化工件的最大完工时间即最
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以教学生写好议论文为主。要写好一篇议论文,写作思维能力十分关键。本论文以笔者目前所任教的学校—宁夏吴忠市回民中学(高中)为例,研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思维能力,以便为一线的写作教学提供可以参考的思路和方法。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在于:议论文写作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高中不同年级议论文写作思维培养的阶段性特征及差
课堂评价语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分支,对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课堂评价语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出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和要求,作为课程评价重要工具的课堂评价语需要更科学化、专业化与艺术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期待教师的关注与引导,教师恰当
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盛大的节日,同时也体现和传承着傣族的文化记忆。民族文化一直是热门的关注焦点,无论是在经济价值或是文化内涵方面,都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建立在傣族泼水节文化记忆建构与重构的基础上,对傣族泼水节在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的过去呈现和现在发展进行了诠释与分析。第一章主要叙述了原生性傣族泼水节的仪式建构,分析了泼水节仪式的流程、仪式中使用的器物、仪式中人们的行为和泼水节仪式背后的深刻隐喻等。通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是继2002年SARS后又一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这次瘟疫中我们有太多的第一次,我国第一次开展以城市为单位的封锁救援,我国第一次全民居家抗“疫”,全国范围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第一次受到检验……太多的第一次在这一年发生,政府、公民、媒体相互配合打了一场历史性的硬仗。面对充满未知与考验的自然界,我们应时刻保持敬畏与理性,总结,反思我们的行为,以备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