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编码器在OMAP3530上的实现与优化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lie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视频效果要求不断提高,而国外垄断着视频编码标准核心技术,并且专利费昂贵,中国自主研发并达到国际先进音视频编码标准的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应运而生。伴随着AVS的产业化过程,AVS标准的加强版标准AVS+面世且相关产业快速推进,但AVS+编码器参考软件效率相对低,并且以往应用于H.264标准的研究并不能直接应用于AVS+,针对此本文主要研究AVS+编码器在OMAP3530上的实现与优化。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视频编码标准、AVS+编码器的核心模块以及AVS+标准与H.264标准的性能对比,分析编码器各模块的编码效率,针对帧内预测编码算法的效率低,提出一种基于零系数块和快速MPPM的快速AVS+帧内预测编码的改进算法,算法先进行零系数块判定,对零系数块直接编码cbp语法元素;对于非零系数块,简化求SAD值的方法,通过比较提前排除不可能的帧内预测模式,对可能的帧内预测模式求率失真代价函数值再比较,进而选出最优的帧内预测编码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优化算法在降低帧内预测编码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编码效率。在进行帧内预测算法优化后,设计并搭建OAMP3530研究环境,并针对不同的不同平台间差异点进行修改,成功把AVS+codec成功移植到OMAP平台。针对移植后的AVS+编码器在OMAP3530平台运行效率低,分别从C级别和汇编级别进行优化,C级分别从数据类型调整、使用内联函数、文件相关操作等方便优化,汇编级别分别编码器参数、软件流水、线性汇编、Cache等角度优化,并针对低效率模块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AVS+编码器编码效率提高了3.5倍以上。
其他文献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常采用电感耦合及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由于其同时能够读取多个标签,且
随着互联网交互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了新的交流平台,随之产生了海量的文本数据,针对这些数据的情感分析工作因此而迅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情感分析的研究工作变得更加细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W)是一种解决模式分类和线性回归问题的机器学习方法。近年来,因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泛化能力而被广泛用于模式识别、医疗诊断和预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现已成为医疗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各种成像技术提供的全方位的数据信息方便了病情的诊断,也极大的提高了病情诊断的正确性。在各种成像技术中,核磁共
感应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价格便宜的优点,但是感应电机的调速性能比较差,控制方法复杂,因此需要一种先进的调速技术对感应电机进行有效的控制。直接转矩控制(DTC)技术的控制方法直接、控制量明确、动静态性能优越,省去了复杂的坐标变换,减少了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鲁棒性好。其简单有效的控制策略,使其非常适合于应用到感应电机的控制上。本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对感应电机的数学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个重要的医疗成像工具,但是其采集数据的过程十分缓慢。应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到磁共振成像中可提供潜在的显著
随着软件结构复杂性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处理速度以及易用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面向服务的架构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应运而生。由于具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偏向于在网上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资源互享,这就需要研究人员研究如何在网络上进行安全的信息交流与资源互享。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实现跨域访问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快速增长的年代,并且在海量增长的信息中往往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解决我们的
由于无线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精准、部署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且不需要现场维护等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无线传感器节点一般直接布置在暴露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