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自动靠泊简捷非线性鲁棒控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欠驱动船舶港内操纵时受限水域、不确定数学模型、相对较强环境扰动下自动靠泊控制器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船舶自动靠泊简捷非线性鲁棒控制”为选题,充分考虑航海实践的要求,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索研究。期望为船舶靠泊辅助支持系统或智能船舶全航线自动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靠泊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本文分别针对船舶自动靠泊控制任务中的港内操纵运动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算法、控制工程应用3个关键点进行深入探究,采用“简捷”+“鲁棒”+“自适应”的技术路线,即控制律要简捷、有效,易于工程实现,控制器能够在外界环境扰动和模型参数摄动有界条件下具有鲁棒性,在扰动和模型参数不确定下具有适应性。目标是通过解决船舶港内靠泊操纵控制中所涉及的几个难题,实现考虑船舶控制工程实践需求(执行器输入饱和、算法实时性等)的自动靠泊控制。  本文首先针对船舶港内操纵时操控性和连贯性能变差,存在低速、大漂角运动,且风、流等干扰相对增大的特点,充分考虑浅水、低速、风、流等港内环境,以及船体、舵、桨等各部分的相互干扰和倒车特性,以应用广泛的右旋单桨船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优化和参数修正,并利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对在常速域(漂角小于20°)与低速域(漂角大于30°)之间的过渡速域的流体力进行了计算,给出了一种适用于船舶港内操纵的、考虑右旋单桨倒车特性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对某液化气(LPG)船的仿真试验(旋回试验、Z型试验、停船试验、浅水试验、低速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在控制算法方面,针对欠驱动船舶自动靠泊控制中模型动态不确定和有界扰动未知等问题,采用附加控制方法进行坐标转换,解决了欠驱动问题,并利用航海动态深度信息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方法重构不确定的模型动态与未知扰动;针对港内螺旋桨非定常转速下航向保持控制问题,通过非线性环节来构造状态反馈或输出反馈的反馈(或修饰)方式,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函数驱动的简捷非线性反馈和非线性修饰算法,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及闭环系统响应分析法进行稳定性分析。  在工程应用方面,为了加强船舶港内操纵与控制的安全性(从减小舵幅和舵机的负荷角度考虑),利用易于工程实践的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PID控制参数,选取双极性S函数驱动的非线性反馈技术设计控制器;为解决多参数自动靠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计算负荷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靠泊实践要求的简捷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网络输入参数和有效信息提取频率,减少了计算维数;为解决自动靠泊自适应神经网络算法的计算负荷大的问题,在考虑到舵、桨执行器的输入饱和的基础上,利用动态面(DSC)技术与最小学习参数(MLP)的方法降低计算负载度,易于工程实现。  本文所有实验采用Matlab/Simulink编程实现,验证了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对于推进高技术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建设低碳、节能、环保和安全的海上交通运输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规范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方法 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结合防疫一线护理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初版《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
汽车的稳态回转特性是操纵稳定性能的评定指标之一,稳态回转试验结果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评价具有否定权。在悬架设计过程中发现,悬架系统参数对稳态回转性能有很大影响。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论文合成的β-SiAlON荧光粉采用高温固相法,以SiAlON为主要基质,合成了β-SiAlON荧光粉、β-SiMON(M=Al,Gd):Eu~(2+)基质掺杂荧光粉、β-SiAlON:RE(RE=Eu,Tb)稀土共掺杂荧光粉,研究了材料的XRD图谱、发光特性、色坐标、粒度、颗粒形貌等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β-SiAlON荧光粉,研究了其X射线衍射图谱、发射光谱、显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曲线半径很小,车站之间的距离很短,车辆频繁的制动和启动,使得轮轨的磨损逐渐加剧。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中,地铁轨道结构的波浪形磨耗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它
由于集成的全光通信系统相比传统大体积光通信系统具有稳定性高,价格便宜的巨大优势,集成的全光通信系统一直是光学领域内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而非互易器件是集成光通信系统中
随着光通信技术和光纤技术的迅速发展,光通信网络在现代信息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光网络已经从基于电层面实现的SDH业务发展到基于光层面的光传送网(OTN)。OTN技术
近些年来,高精度加工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为了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及其表面质量,亟需一种高精度的在线测量系统。而白光干涉仪具有高精度、非接触、绝对测量、可测复杂结构(如台阶、
“大数据”时代爆炸式的数据量对光纤传输容量和数据交换节点速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空分复用技术采用空间维度作为传输信道,可以突破现有的单模光纤的传输容量极限。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