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不同临床分型及同一临床分型中症状严重程度不同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MG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T、B、NK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MG全身型症状加重组患者症状加重的诱因主要为感染因素(42.9%)及用药不当(1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4+、CD4+CD45RA+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调节性B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在全身型患者中明显降低(P<0.01),CD45RA+T淋巴细胞则只在全身型症状加重组明显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及CD8+CD45RO+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在全身型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P<0.01),CD45RO+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CD45RO/CD45RA的比值只在全身型症状加重组明显升高(P<0.01,P<0.05)。全身型两组相比,全身型症状加重组表现为明显的CD4+CD45RO+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而NK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调节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在MG各组均无明显变化。各淋巴细胞亚群在眼肌型患者组均未发现明显变化。  结论:控制感染和规律用药有助于控制病情,避免症状加重。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全身型MG患者中,提示全身型患者与眼肌型患者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CD4+CD45RO+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症状严重程度不同的全身型患者中表现出明显差异,有可能成为衡量MG患者症状加重与缓解的指标。
其他文献
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高效易行的编辑工具,必然会在未来助力基因治疗的临床转化.病毒载导的CRISPR/Cas9系统在体内外基因编辑中显示了良好的效能.但病毒载体存在基因组整
目的:研究自噬与凋亡相关通路及核对线粒体调控在大鼠耳蜗老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老年性耳聋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老年性耳聋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
目的:为验证分布在大鼠眼前房内壁的三叉神经末梢是否具有感受机械刺激的功能,在体外对支配大鼠眼前房内壁的三叉神经元细胞体进行研究,探讨其机电转换功能。  方法:将逆向荧光
目的:分析不同肝脏疾病(肝硬化、脂肪肝、慢性肝炎及肝癌)组织中DACH1表达水平的差异;RDGN网络主要成员DACH1、SIX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分期,病理分级、分型,年龄及性别
背景:近年来多项研究提出,在临床麻醉实施过程中维持适当的BIS(脑电双频谱指数)值可能会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及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同时提出术中累积低BIS值与术后早期死亡的发
目的: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可预测脑转移发生的microRNA,及其在脑转移发生过程中的相关机制研究。  方法:通过Real-time quantita
目的:使用meta分析方法对抗癫痫药物与骨折的相关性进行评估,为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和明确抗癫痫药物对骨的长期不良反应提供更加有力的临床研究证据。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