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多项研究提出,在临床麻醉实施过程中维持适当的BIS(脑电双频谱指数)值可能会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及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同时提出术中累积低BIS值与术后早期死亡的发生也有一定相关性。故关于镇静药物(如丙泊酚)的闭环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方式已渐入临床,但目前少有将其应用于手术时间长、循环波动大的非体外循环的手术方式的报道。现通过对拟行全麻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闭环组和人工组的分组对比研究,进一步探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方式的优势性。  方法:选取拟行胃癌根治术的40名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闭环组和人工组。镇静丙泊酚通道以BIS值为反馈变量,根据分组情况分别使用机控和手控模式;镇痛瑞芬太尼通道人工手控,根据血压心率调节,但血浆靶浓度调节范围设定在2-8ng/ml;肌松罗库溴铵通道在两组中均采用闭环输注,以TOF值为反馈变量。比较两组的平均用药量、BIS稳定性、术中体动情况、循环稳定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指标。  结果:镇静镇痛肌松通道的平均用药量及平均靶浓度两组对比P值均>0.05,镇静通道的丙泊酚调节次数两组对比,P值<0.05。闭环组和开环组的诱导时间、诱导期间BIS超出40-60的情况,均为P值>0.05。在麻醉维持期间,只有BIS<40的情况P值<0.05,闭环组比例略高于开环组,而BIS值在40-60的区间、>60的区间及 BIS均值比较,P值>0.05。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血压在各时点行组间比较的效果相当,P值>0.05,组内比较及图形描述则显示闭环组的波动幅度较开环组小。但MAP超出基础值±30%部分比例两组都在1/10以上,且诱导期间两组几乎有半数受试者需要药物调节血压,而维持期间几乎每个受试者都需要额外血管活性药物。  结论: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可以有效达到人工操作的效果,而且对根据BIS值变化调控丙泊酚的输注方面更加灵敏。但在术时较长的上腹部开腹手术过程中对循环稳定性的控制方面仍有待加强。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目的:检测CD28、CD80、CD86共同刺激分子在同一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D28/B7共同刺激分子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结论:CD28、CD80、CD86在
目的:探索GABA受体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缓解脊髓损伤后痉挛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SD大鼠脊髓重物撞击损伤模型,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进行为期4周时间的治疗,观察大鼠痉挛恢复情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对急性肺损伤(ALI)家兔的影响.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2只,麻醉后仰卧位固定,给以容量控制(CMV)+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经静脉注射油酸(OA)制成ALI模型后
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高效易行的编辑工具,必然会在未来助力基因治疗的临床转化.病毒载导的CRISPR/Cas9系统在体内外基因编辑中显示了良好的效能.但病毒载体存在基因组整
目的:研究自噬与凋亡相关通路及核对线粒体调控在大鼠耳蜗老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老年性耳聋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老年性耳聋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
目的:为验证分布在大鼠眼前房内壁的三叉神经末梢是否具有感受机械刺激的功能,在体外对支配大鼠眼前房内壁的三叉神经元细胞体进行研究,探讨其机电转换功能。  方法:将逆向荧光
目的:分析不同肝脏疾病(肝硬化、脂肪肝、慢性肝炎及肝癌)组织中DACH1表达水平的差异;RDGN网络主要成员DACH1、SIX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分期,病理分级、分型,年龄及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