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中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政策鼓励吸引外资,外资的引入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还为本国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会以技术溢出的方式促进东道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从改革开放起就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了我国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的来源。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同时是我国吸引外资最大的产业,原则上FDI的大量引入会因其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但事实上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水平仍和国外企业有着显著差距。2011年3月1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利用外资要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注重完善投资软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FDI是我国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而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同时还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利用FDI和技术水平现状进行介绍。我国制造业利用FDI的现状表现出我国制造业利用的FDI占我国吸收FDI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且区位分布不均衡;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与外资企业技术差距明显,科技创新水平落后,技术进步幅度较小。其次,根据FDI技术溢出的四条途径筛选影响我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筛选出制造业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水平、企业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市场开放度、金融市场效率、企业研发投入、行业竞争强度、基础设施状况、人力资本投入八个影响因素,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选取合适的数据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得出市场开放度和金融市场效率、过大的技术差距还不足以对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积极作用,基础设施、新技术的吸收能力、行业竞争强度、科研经费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对FDI的技术溢出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作用较小。最后根据前述研究结果分别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促进我国制造业FDI的技术溢出。本文指出政府应加大金融市场支持、加强制造业密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放制造业市场;行业层面应合理调整制造业竞争强度、加大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制造业企业应继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提升管理水平、注重高技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