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根瘤菌种群遗传分析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578964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槐是一种近代跨洲迁移的豆科植物。刺槐迁移促进了其共生根瘤菌群之间的基因流动,然而宿主迁移对全球范围内刺槐根瘤菌的遗传结构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以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刺槐根瘤菌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种群遗传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刺槐根瘤菌共生基因的起源与进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持家基因atpD和gln2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而rpoA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共生基因nifH的遗传多样性最大,nodA的遗传多样性最小;共生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要比持家基因低至少一个数量级。6个持家基因和5个共生基因无基因重组。共生基因和持家基因都经历了强烈的纯化选择作用。2.286株中慢生根瘤菌可分为3个主要分支(Clade I、Clade II、Clade III)和1个混合分支,每个Clade至少包括17种单倍型,呈现一个星状结构的进化网络。没有任何一个单倍型同时存在于中国、德国和美国的种群中,美国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德国种群的共生基因具有主导地位。Clade I和Clade III存在连锁不平衡(p<0.001),而Clade II存在遗传重组(p=0.263)。3.3个分支(Clade)具有不同的进化历史,Clade I、Clade II、Clade III在不同时期都经历了空间扩张事件,而Clade II也经历了种群数量扩张事件,并且种群扩张时间接近于其空间扩张时间,时间大约为123-823年之前,与刺槐引种进入中国并扩散传播的时间大体一致。4.德国是共生基因的起源中心,不同地区(中国、美国和德国)共生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现状是历史上独立的种群动态过程的结果,其中包括至少发生几千年之前的空间扩张事件和区域间的分化,而不是在过去几个世纪里随刺槐宿主迁移的结果。3个分支(NCI、NCII和NCIII)由祖先种群同时分化而来。5.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附属基因组占到了整个泛基因组的55.43%,同时还发现刺槐根瘤菌中有大量的噬菌体片段和转移元件,表明刺槐根瘤菌基因组高度杂合,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随着菌株数目的增加,持家基因的数目越来越少,反而会发现更多的特有基因。6.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表明,与刺槐结瘤的根瘤菌具有很高的基因组多样性。刺槐中慢生根瘤菌CCNWGS0123基因组包含五个复制子,一个染色体和四个质粒,其中plas4为共生质粒,一个保守的结瘤基因簇和一个保守的固氮基因簇位于plas4质粒上。plas4质粒与染色体是独立进化的,plas4质粒发生过低频率的同源重组事件,其连锁强度高于染色体部分。7.根瘤菌持家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与共生基因热图的分层聚类结果大致相同,4个根瘤菌属清晰地分为四支。其中,中慢生根瘤菌属菌株拥有更多的共生相关基因,这可能是中慢生根瘤菌是与刺槐结瘤的优势菌群的原因之一。8.与“非刺槐”相比,刺槐中慢生根瘤菌染色体的差异很大,“非刺槐”中慢生根瘤菌几乎不含有plas4质粒中的同源片段,plas4质粒作为一个功能单元可以赋予根瘤菌与刺槐结瘤和固氮的能力,与染色体遗传背景无明显相关性。共生基因簇两翼序列高度保守,然而德国菌株的两翼序列表现出特异性,证明其经历了不同的进化历史。nod基因的保守性高于nif基因。大量的水平基因转移事件被检测到,并且更容易发生在近缘种之间。
其他文献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熟知在国家的经济主航道上,仍然是些大型的企业和财团在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又不能不忽视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糜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室肥厚模型的最佳诱导时间及浓度。方法将肥厚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加无血清DMEM培养液)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给予糜酶(chymase)7.5、1
从创客和创客空间的内涵及创客空间成功的案例出发,分析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意义。在“双创”背景下,文章对图书馆发生转型的现象,以及创客空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不计后果的强迫性用药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病,是滥用成瘾性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依赖状态,撤去药物后出现戒断症状,又称药物依赖,俗称吸毒。药物成瘾不仅严重侵
按照Lamb波理论,板内导波由多阶对称波和反对称波组成。当波长远大于板厚时,利用经典平板理论对Lamb方程进行简化,此时板内主要有零阶对称波S0和反对称波A0两种模态。认识薄
为找出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中各俱乐部发展滞缓的原因,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各俱乐部的组织管理机制、运行状况以及商业运作等方面为调查对象,对俱乐部的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普查某社区3 012人的基础上,对已查出的9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7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1年后评估干预效果。结果:27例患者
以煤热解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AFB-MFC)进行生化处理,考察了COD对系统产电及废水处理性能影响,并通过GC/MS内标法分析了反应体系中有机物组成及酚类
目的:探讨槲皮苷是否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方法:选取SGC790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槲皮苷对SGC7901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测定IC 50值。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算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于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注意.人工神经网络是受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的启发,构建的人工智能算法,它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