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隔震在既有建筑物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ongge5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隔震是一种独特的工程应用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隔离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来降低结构的地震作用。由于地震作用是从下部结构传递到上部结构的,所以用基础隔震的方法来隔离上部结构与基础,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是合理的,并且用此方法能够更好的减少地震对结构的不利作用。目前,隔震技术的应用很广泛,它不仅运用于基础上,而且用于上部结构中部的某一层。隔震技术通过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使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近似于平动,以此来更好的保护建筑不被破坏。本文利用SAP2000软件对华亭县某四层砖混办公楼进行隔震加固分析,以提高该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依据《抗震设计规范》,选择El Centro波、Cholame–Shandon波和Delta Artif波(人工波)对该隔震结构进行时程反应分析。通过时程反应分析得出三条地震波计算结果的平均值相差1.90%,表明三条地震波收敛性很好,地震波选择合理。此外,通过结构的反应谱分析得到结构的地震反应,然后比较时程分析的包络值与反应谱的计算结果。为了验证不同隔震支座对隔震效果的影响,本论文选择了两种隔震支座布置方式。第一种隔震支座是铅心隔震支座(LRB 400与LRB 500);第二种隔震支座布置方式是铅心隔震支座(LRB 400与LRB 500)与摩擦隔震支座的混合隔震。然后分别对两种隔震结构进行隔震分析,对比隔震和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以及对比铅心隔震支座与运用混合隔震的结构的基本周期。本文对铅心隔震的结构模型,和混合隔震模型进行了隔震分析,并与隔震前的结构反应和基本周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隔震后楼层最大加速度包络值减少了65.3%,并且最小加速度包络值减少了67%,但是,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加速度减少了91.3%。时程分析最大速度包络值减少了34%,最小的速度包络值减少了32.8%,然而,反应谱分析速度减少了57.2%。时程分析最大位移包络值增加了86.8%,最小位移包络值增加了87.4%,然而,反应谱位移值增加了56%。根据第一层的层间位移角结果可知,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都小于规范的极限(1/100),即最大值为1/186,最小值为-1/169。对比运用两种类型的隔震技术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震作用下,运用铅心隔震支座(LRB 400与LRB 500)与摩擦隔震支座的结合的隔震技术的结构的基本周期比运用铅心隔震支座(LRB 400与LRB 500)的隔震技术的结构的基本周期大14.2%。且前者的基本周期比非隔震结构的基本周期大362%。对比砌体墙的应力值,隔震后砌体墙的应力最大减少了97.3%。在考虑结构屈曲分析时,屈曲反应在隔震后开始发展,但是并不影响结构安全。另外,对于基地剪力,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x方向的最大值减少了70.1%,而y方向的最大值减少了37.2%;x和y方向的最小值分别减少了70.5%和30.0%。计算表明,隔震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楼层的地震力、剪力、扭矩、扭转角和弯矩。本论文也模拟罕遇地震的作用,研究分析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结果表明,其最大值为1/283,最小值为-1/205,均小于规范要求的1/100。从本文对砖混办公楼的地震分析看来,用基础隔震技术加固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地震反应,并且在隔震结构计算分析时优先使用时程分析,或时程分析与反应谱分析结合使用。
其他文献
降雨和日照对地表非饱和黄土的含水率影响非常大,随着黄土地区基础设施工程不断的发展和建设,非饱和黄土边坡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水气变换规律问题开始引起岩土工程界的重视。
纤维素的降解是底泥中有机碳的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太湖中相当数量的植物不能被利用,它们残留在湖泊中,不易分解的植物残体主要是纤维素积累在湖底,加速了湖泊淤积和沼泽化,产
可展桁架天线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近些年来在宇航和军事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论文首先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国内外空间可展开结构的应用情况及其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工程,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将废弃混凝土块体经过回收、裂解、破碎、筛分后,按一定的比例与级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城市桥梁涌现出来。这些桥梁由于设计、施工或长期运营等原因,造成桥梁健康状态的退化。桥梁管理部门须通过对桥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
类固醇雌激素(Steroid Estrogens,SE)是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学物质,它可以危害到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及行为。一些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如雌酮(E1)、17
学位
本文根据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用拉普拉斯积分变换解法对地下结构动力方程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并从理论上推得了运动方程的解。尽管利用拉普拉斯逆变换和留数定理
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可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但其同时具有脆性大的缺点。而将自密实高强混凝
目前,结构的连续倒塌已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由于恐怖袭击、火灾、飓风、施工缺陷、人为错误、煤气爆炸等原因所导致的连续倒塌事故越来越多。1968年英国Ronan 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