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中基于中继协作的传输方案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物互联的时代,信息的交互量早已超出人们的预期,通信所需的频谱资源和能源急剧上升。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问题。该技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作为信息的载体,并行实现信息和能量的传递。由于无线通信会遇到路径损耗和多径衰落等问题,尤其长距离通信的场景,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将SWIPT技术与协作通信结合起来。两种技术的结合既可以扩展信号的覆盖范围,又能提高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和系统容量。本文研究了SWIPT中继协作系统中基于解码转发(Decode and Forward,DF)协议的中继传输方案,分析了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主要从系统能量和通信网络寿命的角度出发,以系统剩余能量最大化为准则,先研究了功率分割(Power Splitting,PS)和时间切换(Time Switching,TS)两种接收结构下最佳中继选择(Best Relay Selection,BRS)的问题。然后,本文将该准则应用于多选多的中继系统,即部分中继选择(Partial Relay Selection,PRS)的问题。最后,借助Matlab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案在延长网络寿命方面的优势。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PS型SWIPT中继协作网络,本文通过构建解码集和转发集来联合优化PS因子和中继转发功率,并以系统剩余能量最大化为中继选择准则,提出了一种以延长通信网络寿命为目的的传输方案,即BRS-PS。仿真时,实验通过与无能量采集(Energy harvesting,EH)的方案和基于中继-目的端容量最大化中继传输方案进行比较,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基于工作1,本文将“系统剩余能量最大化”的选择准则应用到TS型SWIPT中继协作网络中。考虑到PS与TS传输模型的不同,本文因地制宜地进行了TS因子的优化和最佳中继的选择(BRS-TS)。Matlab的仿真结果肯定了“系统剩余能量最大化”中继选择准则在延长通信服务时间方面的优势。3.本文基于工作1的模型,进一步地将最佳单中继选择拓展到最佳部分中继选择(PRS)的问题。结合波束赋形技术,本文以系统剩余能量最大化为选择准则,优化了系统的PS因子。此外,本文利用贪婪组合的方式求得次优转发集,并且提出迭代算法求取最佳波束赋形矢量。最后借助仿真结果,证明了PRS方案的网络生存时间要长于BRS方案。
其他文献
以实现悬架自适应半主动控制为目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及路面识别,针对车辆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1/4车辆等效天棚控制模型,并根据系统动力学关系推导车辆簧
部队在执勤处突等任务中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战备物资的储备管理与保障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如何强化战备物资保障,落实充分准备、确保急需的部队需求,成为摆在后勤工作者面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为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幼儿教育活动涉及方方面面,而有关认知能力培养的活动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活动,
分析10kv电网特性对电力线载波传输的影响。提出了解决这一影响的方法。介绍据此方法研制成功的ZY-2005型10kv电力线载波用电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功能。现场试验结
浅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的特点、计算办法及评价指标,以及浅谈三种发动机技术对第三及后续阶段油耗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