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鞋前掌中底楔形结构对蹬跨步和起跳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究羽毛球鞋前掌中底加入不同高度的楔形结构对运动员下肢运动形式的影响,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其性能进行评估,以期为这种特殊设计羽毛球鞋的后续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测试羽毛球鞋前掌楔形结构的高度分别为0mm(L0)、4mm(L4)和8mm(L8),受试者为15名羽毛球专项男生,专业羽毛球训练2年以上。采用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ViconT20&T40,200Hz)和三维测力台(AMTIOR6-GT,1000Hz)同步采集左前场蹬跨步和原地跳杀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定为P≤0.05。研究结果:左前场蹬跨步动作蹬伸阶段,穿着LO型羽毛球鞋跖趾关节背屈角度显著大于L8型鞋(p=0.045),并且穿着L0型鞋在跖趾关节跖屈角速度方面显著大于穿着L4型鞋(p=0.039);穿着L8型鞋膝关节屈伸功率峰值和踝关节跖屈功率峰值均显著大于LO型鞋(p<0.05)。原地起跳扣杀球动作蹬伸阶段,穿着LO型羽毛球鞋伸膝关节角速度最大值显著小于穿着L4型和L8型鞋(p<0.05),穿着L8型鞋跖趾关节最大跖屈角速度显著大于LO型鞋(p=0.024);离地时刻,穿着L8型和L4型羽毛球鞋在足向右速度、垂直向上速度以及合速度上均显著大于LO型(p<0.05),穿着三双鞋羽毛球鞋对髂嵴点速度影响虽未达到本研究的统计学意义,但髂嵴点垂直速度存在L8>L4>L0趋势,并且单独对L8型与LO型球鞋比较,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穿着L4型和L8型鞋膝关节最大伸展力矩均显著大于L0型羽毛球鞋(p=0.020),穿着L8型鞋踝关节最大跖屈力矩显著大于穿着L0型和L4型羽毛球鞋(p=0.030),穿着L8型球鞋踝关节最大跖屈功率显著大于穿着LO型球鞋(p=0.031)。研究结论:1)羽毛球鞋前掌楔形结构的设计会影响运动员跖趾关节的背屈角度,可以作为跖趾关节跖屈肌群的专项训练鞋,但长时间的穿着有可能会引发足底筋膜炎损伤。2)羽毛球鞋前掌楔形结构的设计对跳动作的下肢关节力矩与功率有影响,对蹬跨步动作基本上没有影响。3)羽毛球鞋前掌楔形结构的设计有增加起跳运动表现的趋势,经常做起跳动作可能会增加膝关节损伤。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跆拳道逐渐成为国内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尤其是中国跆拳道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不断取得好成绩,更是大大推动了这项运动的飞速发展,在高校,跆拳道运动
提出的ITSM模型强调业务与IT的整合,增设了业务与IT整合流程组,同时优化了流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充实完善了ITIL的既有管理流程.HP的ITSM模型描述了完整的IT服务生命周期,可以
近年来,振动训练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力量训练方法,逐渐被引入到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中。无论从康复、放松还是抗阻力量训练的角度,都开始得到使用。振动训练对于增加肌肉力量、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中国乒乓女队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随着新规则的改变以及国外乒团的崛起,越来越缩小了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的差距。由于比赛结果是由运动
研究目的: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时伴随脑内能量耗竭和运动皮层兴奋性下降。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2+-and voltage-activated K+,BKCa)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
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有关要求,体育总局进一步加强指导员工作的顶层制度设计,于2014年印发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