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在70%以上。牙周病能够导致牙齿的松动和缺失,从而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危害身体健康。目前对牙周病的常规治疗主要依赖机械操作,仍然缺乏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是牙周病的最主要症状,其中牙槽骨吸收是导致牙松动和失牙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骨吸收机制的研究发现,OPG/RANKL/ RANK轴系统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和骨吸收功能的关键因子。随着对OPG/RANKL/RANK轴系统研究的深入,发现该系统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在牙槽骨吸收重建中的意义,能够为研究治疗牙周疾病提供新的方向。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研究其吸收-重建规律。观察OPG、RANKL、RANK等因子在牙槽骨吸收与重建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OPG/RANKL/RANK系统在牙槽骨吸收和重建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实验牙位龈正中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SD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形态学观察、HE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及破骨细胞计数,研究实验性大鼠牙槽骨模型吸收-重建规律。制作牙体牙周联合标本制作石蜡切片.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切片中OPG、RANK、RANKL的表达情况。显微镜结合计算机辅助观察与分析。结果:在注射停止20天内,大鼠牙槽骨吸收作用、破骨活动较明显,在牙槽骨吸收区域的牙周组织中OP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所降低,RANKL在成骨细胞及基质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骨吸收区域可见特征性高表达RANK的破骨细胞及表达RANKL的成骨细胞。20天后大鼠牙槽骨破骨细胞数目逐渐下降,OPG水平较前上升,RANKL则有所降低。结论OPG、RANKL、RANK表达的变化规律与牙槽骨吸收重建的过程及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相似,OPG/RANKL/RANK系统在骨吸收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牙的疗效。方法:3颗重度牙周炎的患牙行完善彻底的根管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结果:经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3颗患牙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重度牙周炎的患牙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牙周骨组织的再生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