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世纪60、70年代撒哈拉以南非洲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i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南非除外)从独立到现在约有40年了,纵观其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取得许多来之不易的成就,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停滞不前,陷入困境。20世纪60年代初撒哈拉以南非洲殖民地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独立之初,它们急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由于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它们不得不独立进行发展经济的探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大潮下,它们全力以赴推行工业化战略,力图以工业化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他们战略执行情况怎样,工业化取得哪些成就,出现哪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阐述。笔者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推行工业化战略是完全必要的。事实上,非洲国家推行工业化也取得了许多的成就,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减轻对消费品的进口依赖,工业化程度大为提高等等,但是工业化并没有改变撒哈拉以南非洲单一经济的结构,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农业,造成严重的农业问题;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以至出现过度的城市化;非洲工业化使非洲的外债急剧上升,埋下债务危机的种子。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目标仍然是实现工业化,在推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它们应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可以乐观地估计其工业前景是光明的。
其他文献
该报告尝试对冷战期间北约的四次扩大(北约正式建立之前的一次“亚扩大”;1952年北约扩大至希腊、土耳其;1955年北约扩大至联邦德国;1982年北约扩大至西班牙)进行分析,探讨北约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是英国传统君主制发展的顶峰,也是英国历史上的繁荣进步时期,势必涉及到其统治的合法性问题。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
该文主旨意在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哲学本质进行初步讨论.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为题,回顾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萌芽、发展,
古代典籍中有大量关于矾的记载,其名称各异,但基本上可归入明矾、绿矾、黄矾、胆矾四类.宋代矾得到了空前广泛地应用.它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饮食、化妆与洗涤、医药保健
该文认为,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统治之后,各州通过《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根据该条例,各州拥有主权.1787年《联邦宪法》通过以后对主权问题产生新的影响,首先,其制定
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主要探讨了六经,孔子、曾子、子思等儒家学者,以及先秦其他学派与孟子思想的渊源关系。 仁政学说、天人合一思想及性善论三方面构成了孟子思想体系的
该文在广泛搜集、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蒙古王公实施的新政尽可能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利用他们提出的奏议等材料,对其革新思想进行了论述.首先,简略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