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60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旨意在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哲学本质进行初步讨论.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为题,回顾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萌芽、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探索以及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第二部分以“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及特征”为题,介绍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道路论、发展论等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以及科学性、人民性等五个方面为特征的理论特点;第三部分以“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为题,是文章的核心内容,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和“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哲学主体“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及“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保证”,分析了现代化理论的哲学方法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以“黑猫(Mao)白猫”、“模(Mo)式”、“摸(Mo)着石头过河”为内容的“三M”论;最后是结语部分,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百年中国发展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以及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精神实质等三个方面,从更高层次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哲学意蕴.
其他文献
该报告尝试对冷战期间北约的四次扩大(北约正式建立之前的一次“亚扩大”;1952年北约扩大至希腊、土耳其;1955年北约扩大至联邦德国;1982年北约扩大至西班牙)进行分析,探讨北约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是英国传统君主制发展的顶峰,也是英国历史上的繁荣进步时期,势必涉及到其统治的合法性问题。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