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社区初诊T2DM患者实施结构化以及强化的个体运动干预措施,评估结构化运动干预对社区初诊T2DM患者健康相关结局指标的效果。 方法:总共108例合格的T2DM对象参与研究。根据研究对象自愿和基线体力活动情况,共计52例对象分为运动干预,56例对象分为对照组。专门培训的干预成员对干预组对象进行结构化以及强化的个体运动干预措施,对照组由责任医生进行每月1次的随访,总共4个月。结局指标的评估既包括传统的血糖(FPG、OGTT、HbA1c)、血脂系列、血压、并纳入了几个炎症和免疫学指标。 结果: 1.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象在性别比、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居住情况和个人月收入以及血糖状况及分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2.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象基线饮食习惯评价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饮食总体评价“合理”的比例低于30%,提示在饮食习惯方面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3.干预组与对照组对象的基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一些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BMI、腰臀比、血压、血脂系列)、炎症反应因子(CRP、IL-6,TNF-a)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 4.干预组对象在干预后的FBG、OGTT、HbA1C、BMI(体重)、腰围、臀围、SBP、DBP、TG以及炎症反应因子(CRP、IL-6,TNF-a)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善(P<0.05)。 5.对照组对象在社区随访后除了BMI、LDL-C有统计学显著性改变外(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善(P>0.05)。 6.干预组与对照组对象4个月的干预或社区随访后,在血糖(FBG、OGTT和HbA1C)、血压(SBP、DBP)、炎症反应因子(CRP、IL-6,TNF-a)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7.干预组对象干预后在OGTT、HbA1C、BMI、高血压、TG方面的改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实施结构化以及强化的个体运动干预措施显著改善社区初诊T2DM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和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