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既往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紊乱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对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和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抑郁症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方法:收集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35名,健康受试者31名。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17)评估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16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两组肠道菌群的DNA序列,随后通过QIIME2软件分析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并采用LEf Se分析方法来鉴定两组的差异菌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中的炎性因子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血浆中的短链脂肪酸,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和炎性因子的差异,并对肠道菌群与短链脂肪酸、炎性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BMI、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饮食习惯等一般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从66名被试的粪便样本中一共获得7422832条序列,利用Vsearch软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拼接、质量过滤、去重、去嵌合体,最后得到4337329条高质量序列,这些序列长度主要集中在400-430bp之间。再以97%的相似性水平对得到的高质量序列聚类,共得到28468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物种组成分析发现,在门水平,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受的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这四种菌门的相对丰度已超过99%,厚壁菌门是两组的绝对优势菌门。在科水平,我们统计了相对丰度前20的菌群。抑郁症患者中相对丰度大于1%的菌群为毛螺菌科、瘤胃菌科、拟杆菌科、韦荣氏菌科、肠杆菌科、双歧杆菌科、链球菌科和理研菌科。健康受试者中相对丰度大于1%的菌群除以上菌群外,还包括紫单胞菌科和梭菌科。在属水平,我们统计了相对丰度前20的菌群。在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菌群中相对丰度大于1%的共有菌群主要为拟杆菌属、氏菌属、粪杆菌属、芽殖菌属、布劳特氏菌属、双歧杆菌属、志贺氏菌属、瘤胃菌科_瘤胃菌属、瘤胃菌属、粪球菌属、链球菌属、小杆菌属、另枝菌属、考拉杆菌属、毛螺菌科_梭菌属。此外,抑郁症患者中相对丰度大于1%的菌群还有巨单胞菌属、多尔氏菌属,健康受试者中相对丰度大于1%的菌群还有巨球形菌属、狄氏副拟杆菌属和颤螺旋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肠道菌群的Simpson指数、Pielou’s evenness指数降低(P=0.0025,P=0.031)。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已足够反映当前样本所包含的多样性。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P=0.001)。LEf Se分析在两组中一共鉴定出了13个显著差异的菌群(?<0.05,LDA>2)。其中4个在抑郁症组中富集,分别为鞘脂单胞菌目、鞘脂单胞菌科、莫拉菌科和不动杆菌属。9个在抑郁症组中降低,分别为苏黎世杆菌目、苏黎世杆菌科、梭菌科、Marinilabiaceae、梭菌属、毛螺菌属、Macellibacteroides、肠杆菌属和苏黎世杆菌属。3.与健康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的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降低(P<0.05)。短链脂肪酸与差异菌属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丁酸与梭菌属呈正相关(r=0.349,P=0.040)。4.与健康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的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3)。炎性因子与差异菌属的相关性分析发现,IL-6与苏黎世杆菌科(r=-0.441,P=0.008)呈负相关,IL-6与苏黎世杆菌属呈负相关(r=-0.462,P=0.005)。结论:1.与健康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菌群多样性降低。2.与健康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乙酸、丙酸、丁酸水平降低,CRP水平升高,可能与肠道菌群的变化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70例因结直肠癌行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后接受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乙状结肠单腔造口还纳术这种计划性二次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劣。以期为今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收治的70例因结直肠癌行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后接受造口还纳术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间隔时间、肿瘤分期、术后化疗与否、
目的:鉴定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差异非编码RNA(ncRNA)和mRNA的表达谱以及竞争性内源RNA相关调控网络。方法:我们系统地分析了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全转录组测序,以评估它们的环状RNA(circ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RNA和mRNA表达谱。通过构建竞争内源RNA调控网络,探讨侵袭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结果:根据筛选标准,共获得118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评估我院卵巢癌住院患者本次入院初始治疗前(入院时间≤48h)的营养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和当前的营养现状,分析以NRS2002、PG-SGA的评分与年龄、肿瘤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BMI、PNI、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及小腿周径等因素的相关性,为接下来的营养治
目的:探讨PFDN2在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病理科2014年1月——2020年10月病理学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的标本30例和配对癌旁组织30例,通过IHC定量检测PFDN2在HCC中的表达水平,比较PFDN2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并分析PFDN2在HCC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PFDN2在HCC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间质,在HCC癌组织的
目的:比较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方案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临床病理明确诊断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其中包括年龄、初始PSA、TNM分期、Gleason评分一般资料,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录患者共计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治疗方案,根据血清PSA是否持续半年小于或等于0.2ng/ml
目的:卵巢癌是最致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少准确的预后标志物,卵巢癌预后普遍较差。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试图确定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获得表达谱,鉴定出P1.5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功能富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功能模块分析、生存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
目的:1、检测PTEN、p-mTOR、p-p70S6K、p-4EBP1基因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正常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状况。2、分析四种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1、收集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89例及癌旁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3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17例、正常食管组织59例),制作组织芯片。2、
目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线粒体动力学异常已被证实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法舒地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是否对氧化应激反应和线粒体动力学具有调控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AD小鼠认知功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和线粒体动力学的机制。方法:将16只8月龄APP/PS1小
目的:1.基底节区损伤的卒中后抑郁(SBG)是一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SBG认知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利用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和度中心性(DC)的方法探究SBG的神经生物学机制。2.舒肝解郁胶囊已被用于改善卒中后抑郁(PSD)引起的抑郁状态和认知损害,但其改善作用的脑功能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利用低频振幅(ALFF)、动态低频振幅(dALFF)和动态功能连接
目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已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相比药物治疗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的明显优势,因而成为临床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最佳选择。但电休克治疗刺激强度大、范围广,常伴随认知功能损害等副反应,因而降低了患者的接受度,而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