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高速高精度流水线ADC的设计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高质量的视频信号处理、高性能数字化通讯以及医学成像等方面,需要采用高速高精度的A/D转换器。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在电路结构和工艺技术方面进行不断的研究,特别是应用标准CMOS工艺来制造这种ADC。ADC的设计和制作正在朝着低功耗、高速、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由于具有高精度和高采样速率等优点,流水线结构ADC的研究和设计引起了广泛关注。课题采用0.18μm标准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12位高速高精度流水线ADC。流水线ADC主要包括模拟电路部分和数字电路部分,论文主要对模拟部分及时钟产生电路进行了设计,并对数字纠错部分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该ADC主要由11级流水线组成,前10级结构相同,为每级1.5位,包括动态比较器、子DAC及余差放大器;最后一级为2位ADC。首先,在深入研究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ADC系统设计,并对整体电路进行系统仿真和分析。从影响ADC性能的各种非理想因素入手,在逐一改善这些非理想因素影响的过程中,确定电路的具体结构。然后,详细论述动态比较器、子DAC、CMOS运算放大器、开关电路、MDAC电路及时钟产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深入分析电路仿真结果,确保设计电路达到需要的性能指标。最后,深入讨论模拟部分版图设计相关问题,并完成了版图设计和验证工作。设计的整个电路达到主要性能指标为:分辨率为12位、最高采样率为100MSPS,1.8V单电源供电,功耗约为80mW,采用差分输入,线性度良好,其INL<0.5LSB,DNL<0.5LSB。
其他文献
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在现代雷达及电子对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雷达自动目标识别中更是不可或缺。目标电磁散射特征的获取除了较为费时费力的微波测量外,通过雷达目标
修改后刑诉法及刑事诉讼规则通过列举的方法规定了5种社会危险性的具体情形,显得更加具体明确,但这5种情形相对于错综复杂的案件现实而言仍显得较为抽象。实践中,在尚无具体
模数转换器(ADC)是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的接口电路,在现代信号处理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由于其本身结构而具有高速高精度的优点,其功耗也较低,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F206DSP的40/32位浮点/整数乘法器设计。内容包括乘法的补码算法,乘法器的阵列选择,进位选择加法电路的实现以及该乘法器的CMOS逻辑电路设计,并在实现其硬件
本文对无源电力滤波器的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各种无源电力谐波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PCC点处和变电站中第三绕组补偿滤波的特点,在原有“供用电系统谐波滤
通过对比分析AP1000和CPR1000机型反应堆压力容器(简称RPV)的设计结构差异,结合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制造水平,提出AP1000 RPV制造关键点及难点的解决方案,并为第3
导师饶云江教授于2000年发明了用高频CO2激光脉冲在光纤单侧加热写入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方法。数年来,课题组对其制作方法、成栅过程、基本特性以及实际应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
目前,片上系统是集成电路发展的热点。但是随着系统的发展,片上系统共享总线结构基于单一CPU的原始构思无法满足未来多CPU体系发展的需求。于是引入片上网络,其核心思想是将
作为数字基带处理系统中差错控制编码的热门技术之一,基于Viterbi算法译码的卷积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数字通信系统中,如:GSM(Group Special Mo-bile)、3GPP、DVB(Digita
由于光通信系统的发展,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非线性效应的全光信息处理(如3R再生,光功率均衡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受限于载流子恢复时间,SOA的增益和相位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