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职业体育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尝试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也存在诸如内部运行混乱、外部竞争力不强等发展屏障,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体育的良性健康发展。职业体育形成与发展实质上是遵循某种发展规律,协同系统内外复杂关系从而有序运行的结果。西方职业体育的良性发展即是与其建立的某种秩序有关,而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趋向上暗含着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序化的建设意蕴。因此,站在谋求发展的理路上,研究职业体育带有规律性的秩序问题,探明和理顺职业体育内外部复杂关系,对于完善职业体育认识,推进我国职业体育良性高效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本研究从职业体育运行的基本特征性概念——“秩序”入手,应用系统科学、哲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原理和方法,对职业体育的秩序性及其运行与演进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深入分析我国职业体育面临的发展困境,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推进我国职业体育有序发展的理路。研究认为:(1)秩序是一种可识别的、具有规律性的事物存在状态,具有反映系统运行与演变特征的价值。职业体育是基于社会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人类社会建构产物。在与社会环境互动和完善过程中,职业体育的运行系统特征发生适应转换,经济化取向越发明确,成为遵循市场规律,围绕竞技体育商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和制度体系。体育职业竞赛和商业化运行实践中,经由社会选择的、以反映职业体育内外互动关系的、具有识别性和规律性的状态构筑职业体育的秩序性。当然,职业体育的秩序性不仅反映在其本体规律性上,还体现在其要素构件与组织方式、行为与功能的有序性上。(2)西方职业体育是在特定的经济与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原发特征的运行模式,其发展历程带有实现现有秩序状况的演进规律性,并显现出市场主导性、垄断性和媒介异化性。而西方职业体育面临诸如劳资困境等问题,也提示我国职业体育建设中应规避这种异化。当然,在秩序演进方面,我国职业体育是体育领域不断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结果,由政府主导推进的从计划秩序向市场秩序转轨是其显要的演进特征,并明显区别于西方职业体育。后发的我国职业体育,具有以西方职业体育为参照、谋求水平提升的特征,寻求有序发展是其根本出发点。(3)当前处于秩序转轨阶段的我国职业体育,显现双轨制的特征,并集中反映在市场缺失上。由于历史渊源与社会背景、体制转轨缺陷、认识偏差与建设错位以及全球化应对不力等因素,致使我国职业体育陷入无序运行困境,存在诸如短期行为泛滥、寻租活动频繁、监控体系混乱、市场经营杂乱、赛场问题丛生、国际竞争乏力等有违职业体育秩序性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又必需依赖我国职业体育的有序发展。而现实中,我国职业体育运行中含有走向有序发展道路的内在规定性,显示出有序演进与发展的内在必然性。(4)推进我国职业体育的有序发展,必需树立以人为本、超越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理念,立足与强化主体培育、制度完善、文化与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建设,按照先立后破的渐进式发展路径进行。该过程还必需依赖于政府主导机制的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和社会资本自下而上的作用,以实现我国职业体育的有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其中,前者是由于我国职业体育秩序转轨特性,需要政府让渡于市场秩序发展空间;后者则是基于职业体育网络关系复杂性与职业体育发展动力而言的,强调职业体育发展中社会性基础作用的体现。当然,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建设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