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疲劳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08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由矩形钢管混凝土弦杆和矩形钢管腹杆组成,腹杆与弦杆通常采用焊缝直接连接,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在静承载力方面已做了系统的研究,而在其疲劳性能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论文研究得到了湖南省建设科技项目的资助,其目的是初步探讨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疲劳性能及疲劳设计方法,研究工作为今后系统地试验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国外对矩形钢管桁架节点疲劳性能及疲劳设计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成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从分析和总结矩形钢管节点疲劳性能及疲劳设计方法的角度入手,采用理论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通过与矩形钢管节点的对比分析,研究主管内填混凝土对节点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及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疲劳强度修正系数,并借鉴现行矩形钢管桁架节点疲劳设计方法,探讨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的疲劳设计方法。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疲劳性能优于矩形钢管桁架节点,主管内填混凝土降低了节点表面特定位置处的热点应力及热点应力集中系数和相贯线上的最大应力,使节点相贯线上的应力分布趋于均匀,没有改变热点应力位置(均位于相贯线的拐角点),并使节点变形趋于平缓,使节点中的应力集中现象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2.在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疲劳性能优于矩形钢管节点的基础上,并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疲劳强度提高系数[μ]=1.5; 3.建议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疲劳设计套用现行矩形钢管节点的疲劳设计方法及相关公式,推导了经疲劳强度提高系数[μ]=1.5修正后的应用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的S-N曲线公式。
其他文献
大量的地震建筑物震害调查表明,相邻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碰撞是导致结构构件损坏甚至整体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研究碰撞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对保证相邻建筑的地震安
根据近年来高层建筑的设计经验及理论分析研究[1],在框架-核心筒中,当侧向刚度过小时,可在设备层和避难层的中,设置合适刚度的伸臂构件,可以此加强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控制侧
刚构-连续梁组合桥是连续梁桥与连续刚构桥的组合体,它具备了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两者的优点,在结构受力、使用性能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虽然,刚构-连续梁组合桥在国内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发展势头迅猛。由于新技术新材料不断被应用于工程实践,高层建筑高度也不断地刷新纪录。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移与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地增
空间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受力性能好,一直是一种备受瞩目的建筑结构形式,也是当前建筑结构学科中最重要与最活跃的发展领域之一。随着大量空间结构的不断涌现,在其结构设计过程
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框架-混凝土筒体等双重抗侧力体系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是剪切型变形,而剪力墙(筒体)的变形为弯曲型,两者结合在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加固始终是重要问题。软土地基过大的工后沉降将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并且始终是导致路面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
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在国外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我国现行规范“GB50018-2002”还没有关于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设计的相应规定。 本课题对30根截面厚度t=0.6mm、长度为400~2
本文针对水泥厂生产过程中立磨设备基础振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大型动力基础有限元模拟的课题。文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土—桩基—设备系统的动力特性,由于系统的复杂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区域已经延伸至西北部高寒地区,而与常规隧道相比,寒区隧道因隧址区位置以及气候原因导致冻害频发,严重影响了隧道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以致影响了隧道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