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诊治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术后死亡率的Meta分析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的141名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了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以及确定了其全因死亡率的早期预测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本文收集了 1999年至2021年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建科以来,共收治入院的141名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病历数据。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如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和危险因素等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病因分组、生存状况分组和年龄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一般资料,长期生存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示;通过ROC曲线分析出对疾病预后的预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预后的因素;采用SPSS 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纳入研究的141例患者,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8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6例,肠系膜上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25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22例。男性99(70.2%)人,女性42(29.8%)人。患者平均年龄63.75±13.16岁;有腹痛症状的患者127(90.1%)人;患者平均住院时间9.94±7.42天。保守治疗的患者有86(60.99%)人,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的有53(37.6%)人,开放手术的患者有1(0.7%)人,既有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又有开放手术的患者1(0.7%)人。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1.59±22.49个月,中长期全因死亡的人数为42(29.8%)人,围手术期全因死亡人数为27(19.1%)。按病因分组的生存率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死亡率更高,预后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ALB、PT-INR和D-二聚体对预测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预后均有预测价值(P<0.05)。其AUC分别为0.740,0.655,0.659,0.711,0.766。年龄的最佳界值64.5岁,N的最佳界值11.99×109/L,ALB的最佳界值38.7g/l,PT-INR的最佳界值1.05,D-二聚体的最佳界值1.1 ug/ml。根据年龄的最佳界值64.5岁进行分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 岁(HR=3.855,95%CI:1.739-8.545)、N(HR=1.072,95%CI:1.018-1.130)、心功能衰竭(HR=2.863,95%CI:1.332-6.154)、肌酐(HR=1.009,95%CI:1.003-1.015)、D-二聚体(HR=1.112,95%CI:1.025-1.205)是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多数为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男性患者居多,临床症状主要以腹痛为主。2.本研究的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3.年龄、中性粒细胞数、ALB、PT-INR和D-二聚体是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4.年龄≥65岁、中性粒细胞数、心功能衰竭、肌酐和D-二聚体是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患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自建库至2021年9月关于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项研究,351例股腘动脉ISR患者,试验组(n=183)均以紫杉醇涂层药物球囊干预,对照组(n=168)均以普通球囊干预;随访时间0.5~26个月,平均(18.5±7.55)个月。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χ2检验P>0.1且I2=0,均提示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试验组总死亡率为4.92%(9/183),对照组为4.76%(8/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为 1.02[95%CI(0.41,2.52),P=0.96]。术后 6 个月内、6~12个月期间及12~24个月期间,试验组死亡率为2.90%(4/138)、2.33%(3/129)及 2.70%(2/74),对照组为 3.28%(4/122)、3.39%(4/118)及0%(0/69),各时间段组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88[95%CI(0.27,2.94),P=0.84]、0.71[95%CI(0.16,3.06),P=0.64]及4.73[95%CI(0.24,95.09),P=0.31]。结论 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与患者术后死亡率无明显相关,该方案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教师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被普遍地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提问能激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也为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和平台。近年来关于教师提问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很多研究都集中在高校英语课堂,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较少。因此,教师提问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情况值得研究,并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本论文旨在通过了
学位
目的:评价蒙药土木香十味散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热型无先兆偏头痛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蒙药土木香十味散早饭前3g、午饭后3g、晚饭后3g开水冲服,对照组给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晚睡前10mg,疗程为四周。分别在用药期间、用药4周后、停药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用药期间对患者服药进度进行随访,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学位
教师提问被认为是语言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旨在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关于教师提问,国内外已有广泛的研究。然而,对教师提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或高中。内容主要是对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许多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实用性和普及性,并不适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因此,笔者从教师提问的特征、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提问的策略等方面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进行了研究
学位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齐素、希拉偏盛型)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2020年12月-2022-1月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蒙西医结合肿瘤科,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齐素、希拉偏盛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每组30例,两组确诊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年龄、病情、病程、临
学位
利用曲面上曲线的性质求出曲线所在曲面的特征是微分几何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复射影空间中的A2型实超曲面为研究对象,考虑了与实超曲面几何结构相关联的Sasaki磁场,通过分析单位带电粒子在Sasaki磁场下的运动轨迹进而分析了A2型实超曲面的特点.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求出了复射影空间中A2型实超曲面上Sasaki磁场下轨道的外在形状成为圆的条件.2.利用复射影空间中A2型实超曲面上Sasa
学位
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简称ABC)模拟蜜蜂的采蜜行为来解决一些多维和多模的优化问题.自2005年由Karaboga提出以来,被应用到许多领域.随着优化问题复杂度的增加,人工蜂群算法及其改进策略也被许多学者所研究.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太阳能被广泛应用到工业领域和生产生活中.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光伏发电,而太阳能电池又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主要载体
学位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非典型症状与脊髓受压节段之间的关系,观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非典型症状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166名具有非典型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头晕组、头痛组、视力模糊组、耳鸣组和心悸组;将同时期入院的214名仅具有典型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头晕组、头痛组、视力模糊组、耳鸣组和心悸组与对照组在颈脊髓受压节段方面的差异,并
学位
目的:观察等压闭式冲洗引流术用于治疗胸、腰椎感染性疾病硬膜损伤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到2021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感染性疾病病例510例,其中术中硬膜损伤并发脑脊液漏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平均51.5岁(34~69岁)。术前诊断为化脓性脊柱炎14例,其中胸椎6例,腰椎8例。胸腰椎结核18例,其中胸椎7例,胸腰椎3
学位
凸性是一个经典的概念,在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研究工具的作用.而凸函数与不等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地,凸性的积分不等式一直以来都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2011年Katugampola分数阶积分的概念被提出,它将经典的Rieman
学位
本文基于切换系统有限时间无源性研究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首先研究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与多智能体反馈互联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其次研究具有不确定项的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和具有不确定项的多智能体反馈互联系统的一致性问题.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有限时间无源性研究多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的反馈互联系统的一致性问题.首先,在固定拓扑与零行和条件下给出多智能体的一致性控制器设计方法.其次,在切换拓扑下,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