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es,IAV)在人类中引起严重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并定期引发广泛流行或高死亡率的流行病。IAV的基因组为8个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编码14种病毒蛋白。NS1蛋白是IAV主要的毒力因子,通过与病毒/细胞R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发挥其功能。NP蛋白是多功能蛋白,与许多蛋白质相互作用并且在IAV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核不均一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hnRNPs)是RNA聚合酶Ⅱ转录复合物形成的核RNA结合蛋白家族。hnRNP AB作为hnRNPs家族成员,在宿主细胞中参与多种调控途径。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IAV的NS1通过与hnRNP C2互作,阻碍hnRNP C2发挥其功能,促进病毒复制。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A/Chicken/Zhejiang/YH/2/2013(H7N9)毒株感染人肺上皮细胞A549,激光共聚焦实验发现,NS1、NP蛋白与宿主hnRNPAB在细胞核内存在共定位。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和GST Pull-Down实验,发现宿主hnRNPAB分别与NS1、NP之间存在相互作用。hnRNPAB与NS1之间互作不依赖与RNA参与,不具有亚型特异性;而hnRNPAB与NP之间的互作需要RNA的参与。荧光定量PCR发现:hnRNPAB过表达后感染H7N9病毒,抑制vRNA合成、Ⅰ型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基因转录水平;hnRNPAB敲低后感染H7N9病毒,促进vRNA合成、Ⅰ型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基因转录水平。通过Co-IP实验验证发现Flag-H7N9-NS1与EGFP-RIG-Ⅰ、EGFP-TRIM25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说明A/Chicken/Zhejiang/YH/2/2013(H7N9)毒株的NS1蛋白不能通过结合TRIM25、RIG-Ⅰ参与宿主干扰素应答反应。同时通过Co-IP实验发现,hnRNP AB能够与RIG-Ⅰ、MAVS相互作用,而不与TBK1相互作用,即hnRNP AB通过与RIG-Ⅰ、MAVS相互作用参与调控IFN的产生。最后核质分离实验发现H7N9病毒感染后细胞质内hnRNP AB在蛋白水平上调。 本研究证明了hnRNP AB与H7N9病毒的NS1、NP蛋白存在互作,并且H7N9感染后促使hnRNP AB在细胞质内的表达,进而与RIG-Ⅰ、MAVS互作,调控宿主干扰素应答,为进一步抗病毒研究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