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香》人物形象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兰香》又名《第二奇书》,它成书于清朝初期,是介于《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一部重要的世情家族小说。尽管《林兰香》在世情小说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起着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学者们并没有给与它足够的重视,对它研究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就目前学界对《林兰香》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对作品的主题、艺术价值的探讨及从史的角度考论《林兰香》对其前代小说的继承和对后世小说的影响三个方面,很少学者涉及对《林兰香》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鉴于人物这一要素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及《林兰香》在世情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对《林兰香》的人物形象做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概述《林兰香》的内容,梳理《林兰香》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阐述本文研究《林兰香》人物形象的思路和方法。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多思维视域、新角度去关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期更客观更真实地阐释人物的真实面貌,使研究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内涵相吻合。第一章内容重在分析《林兰香》人物形象的思想内涵。论文打破了以往只从儒家思想、佛道思想去分析《林兰香》人物形象的局限,尝试着以更宽阔的视阈,从体制思维、积习思维、本真思维、和佛道思维等思维方式多方位、多视角地去分析人物,以期客观全面地探究作者的思想倾向,以及作者笔下人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思想文化内涵和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大背景。本部分是论文的重点章节,分析最为详尽。第二章内容重在探讨《林兰香》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论文讨论了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信息量丰富的环境描写、名字的谐音和寓意、大量的诗词、烘云托月的衬托手法等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成功人物形象。通过作者塑造出的成功人物形象,读者可以了解小说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及思想内涵,进一步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倾向,以及作品反映的当时的时代特征、思想文化内涵和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大背景。余论部分主要是总结了《林兰香》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重大意义,以及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各种方式对后世小说特别是对《红楼梦》的影响。本人由于能力有限,搜集到的资料有限,对《林兰香》人物形象的研究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探讨。本文作者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初步探讨,能够抛砖引玉,引起众多学者对《林兰香》这部有多方面价值的小说的重视,进而挖掘其更大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运用管理学知识,主要论述了南岸联通家庭宽带营销策略。南岸联通的家庭宽带营销策略分析,是在综合全面考虑包括宽带业务市场的营销环境,理念,风险,战略等在内的一切
社会建构论团体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团体内不良的关系模式,建构新的意义。治疗的焦点是“意义”,治疗师关注成员内心主观的意义建构,借助于话语的作用建构与重构“意义”,其角色
在回族穆斯林的思想观念中,生老病死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今世的死亡不是人生的结束,而是人生的继续,人的生命在后世还会复活。这样的生命观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中国道家一
<正>预防接种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手段,预防接种的服务流程是保证安全接种的必要前提。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和建立规范接种流程是接种服务过程中的重要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下降,已逐步演变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探索如何应对困境中紧张的医患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如何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一问
◆焊接电流为无级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焊接时电弧稳定、无磁偏吹现象
建立一个良好的医疗法律秩序,明确合理地界定医患关系中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是形成良好医疗秩序的基础。针对当今社会医患关系中存在问题,对抑制医疗法律秩序构建的实质性因
针对软开关逆变式MAG/CO2弧焊电源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对设计和制造阶段影响逆变器各个环节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重点介绍逆变主
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中对预防接种服务影响因素的研究,将其归纳为来自接种方的因素和来自受种方的因素,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并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和预防接种服
语言能体现社会现象,也能体现文化现象。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存在于文化背景之下的。任何一种语言都能代表一种文化,由于人类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