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改善肺癌癌因性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yue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睡眠障碍是癌症患者的突出主诉,常常伴随癌症患者的整个生命轨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癌症患者的死亡率。然而目前对于癌症患者存在的睡眠障碍并没有I类证据的有效措施。营养补充在癌症患者的营养护理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维生素D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维生素D的神经调节作用却很少被考虑应用于癌症相关精神症状的潜在治疗。本研究对癌症患者的睡眠状况、维生素D摄入行为习惯及血清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及测定,旨在探究并验证维生素D对肺癌癌因性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探索适合我国癌症患者的睡眠护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四部分:(1)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无锡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患有睡眠障碍的肺癌患者组(PSQI总分>7)和无睡眠障碍的肺癌患者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液检查指标,并调查维生素D饮食摄入及行为,进行Elisa实验及统计学分析,筛选临床相关指标,确定维生素D与癌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关系。(2)选取6-8周C57BL/6小鼠,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模型+1,25(OH)2D3组。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通过DSI(Data Sciences International)遥测睡眠检测系统检测小鼠在肿瘤初期(种瘤后第12-13天)及末期(种瘤后第19-20天)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数据,分析小鼠的睡眠质量并观察小鼠的基本生理状况,确定1,25(OH)2D3对荷瘤小鼠睡眠状况的改善作用。(3)为了进一步阐述1,25(OH)2D3的角色,利用网络药理学、蛋白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免疫组化、分子对接等方法,探究1,25(OH)2D3的具体作用机制。(4)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确定维生素D改善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回归临床,通过对患者血清进行Elisa实验,在临床水平进行验证。结果:(1)t检验、卡方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患有睡眠障碍的肺癌患者约占37.0%。维生素D的血清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与癌症患者睡眠障碍显著相关,且睡眠障碍的患者普遍存在缺乏晒太阳及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2)Lewis肺癌小鼠在种瘤后期表现出睡眠碎片化、清醒时间缩短及NREM阶段睡眠时间的延长。补充1,25(OH)2D3有效地改善了荷瘤小鼠的睡眠质量。(3)1,25(OH)2D3的作用与抑制神经炎症(IL-1β、TNF-α、IL-6),提高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和5-HT的表达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25(OH)2D3可能直接作用于TPH2、BDNF的活性位点。(4)t检验结果证实睡眠障碍的癌症患者5-HT、BDNF水平低于非睡眠障碍患者。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5-HT、BDNF水平与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呈正相关性。结论:临床数据分析表明,肺癌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并与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的摄入水平显著相关。在动物上也验证了1,25(OH)2D3可以有效改善癌症引发的睡眠障碍,并对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针对癌因性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确定了维生素D在改善癌症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作用,为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适当补充维生素D能否减轻癌症患者睡眠障碍及如何补充尚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其他文献
高血压是全球各种导致死亡和残疾的原因的主要单一因素。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手段有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多种类型的口服降压药。但是,这些降压药具有较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开发毒副作用小、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的特医食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宿主肠道菌群失调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的饮食习惯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继而影响宿主代谢,最终对宿主血管稳态产生影响。此前,本实验室研究人员运用
人体手指的运动姿态反应了人手的运动功能和信息,对手指运动信息的采集对康复医学、运动仿生学、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实际应用意义,例如操纵机械手臂、体验虚拟现实、进行体感游戏等。目前,对手指运动监测和信号采集的研究多是将柔性或刚性的传感元件与普通手套以多种形式相结合,制备具有感应手指变化功能的智能数据手套。其中基于金属和半导体的传感器延伸性有限,长久穿戴会导致人体的不适感,相比之下,针织柔性传感器是基于纱
背景和目的: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独立于高血压或冠心病的心肌病。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和心肌纤维化参与DCM的发生,促进充血性心衰的发生,早期发现心功能障碍并有效预防其病理进展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心脏细胞主要是由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构成,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增多发挥着重要作用。生长分化因子
由于骨缺损治疗需求的增加,传统的骨移植方法已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同时骨移植所存在的局限性也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骨修复策略。近年来,骨组织工程受到人们的重视,也为骨修复提供了新的方向。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模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功能,且复合骨相关生长因子为骨组织修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首先,本论文通过模拟ECM中蛋白聚糖的结构,合成了不同位点硫酸
肉类食物富含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故对机体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近几十年全球红肉的消费一直在增加,流行病学研究揭示红肉摄入过多可能会显著增加结直肠癌(CRC)的发生风险,但其机制未明。血红素铁是红肉的主要成分之一,我们考察其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故本实验旨在研究红肉中的血红素铁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变发生发展的影响,探究血红素铁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并
随着现代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代际代沟问题又出现了新的表征形式。由于网络信息的畅通和交集,受众的主流意识形态容易受到不断更新的文化网络冲击,数字化乘风而起,代际之间的差异认知则在数字媒介的使用程度、信息文化素养和获取途径等影响下逐渐扩大并形成数字代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Z代青年与其称为数字移民的父辈间开始出现信息的断裂,这些数字接触沟、使用沟、文化沟的产生甚至会影响到代群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
在许多复杂的疾病中,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的转变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急性肺损伤是常见的临床健康问题,它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识别疾病恶化的关键点和生物标志物对于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通常疾病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是依据分子表达水平的差异获得,以用于区分疾病的正常状态和疾病状态。由于动态网络生物标志物方法可以检测复杂疾病分子特征中的动态突变,从而可监测和评估疾病的不同阶
一个非专业图书策划机构做的一场艺术图书展,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这个市场。2021年12月22日,当嘉德文库带着40多家国内外艺术出版机构、5000多个艺术图书品种和4个如同艺术品展般的藏书文化特展出现在王府井大街1号的嘉德艺术中心,习惯了传统书市、书展的出版界对这个从展陈设计到观展方式都大不相同的首届嘉德艺术图书展想必是耳目一新,而对于现场参展的出版机构而言,在零下的室外排队等待看展的观众,让他
期刊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是一类在自然界和人体中普遍存在的非光合厌氧菌,其通过电子传递偶联磷酸化产生能量。SRB可利用硫酸盐离子作为呼吸氢或氢的末端电子受体,将硫酸盐离子还原生成硫化氢等硫化物,在调节肠道组织稳态和炎症方面有重要作用。常驻肠道微生物革兰氏阴性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细菌Desulfovibrio fairfielde
室内定位需求日益增加,许多物联网应用采用不同的技术提供室内定位服务。基于蓝牙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的指纹定位技术因其部署成本低、普适性高以及较高的定位精度,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但在大型的动态定位环境中,RSS信号稳定性较差、离线指纹数据繁多,导致基于蓝牙技术的指纹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低、计算复杂度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基于RSS的指纹定位方法进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