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绘画作品中的画面空间表现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将画面空间的内涵、形式和表现方法运用到高中美术课程中,使用教学实验干预手段,探讨以画面空间为主的绘画课程对高中生表现画面空间认知发展的作用。研究目的如下:(一)依据前测调查问卷和罗恩菲德青春期评量表,测量教学前实验组学生的画面空间认知水平。(二)经验教学课程后,通过对比分析教学前后的学生绘画作品,研究学生画面空间表现发展的变化。为了达到第一个研究目的,首先采取文献分析,归纳出表现画面空间的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画面空间的渊源。(二)组织画面空间的形式。(三)确定画面空间架构的方式。(四)表现画面三度形象空间的方法。(五)表现单个物体或整个画面空间立体视觉概念的发展阶段。(六)表现整个画面空间效果的知觉方式。(七)表现画面空间之经验广泛,包含自己、家庭、学校、社区、大自然、工业等范畴。并以此来编制中学生画面空间认知水平的问卷调查表,整个问卷分为识图、观图、辨图、画图四个部分的设计方式,来测量学生的画面空间表现状况。为了达到第二个研究目的,在整体研究学生作品后,依据其作品形式上的共同点来归类,结合以上画面空间表现的特征,参考国内博士的研究从五个方面来予以分类编码:(一)画面空间形式(二)画面空间架构(三)画面三度形象表现的方法(四)画面立体视觉概念表现的发展阶段(五)画面空间效果表现的知觉方式。实验组经教学实施后进行问卷调查表后测,得到实验组因变量(后测调查问卷)的成绩值。使用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方法做t检验,检验两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否具有差异性。来显示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画面空间表现发展的变化。本研究的重要结论:在以画面空间为主的教学干预下,实验组学生的绘画作品在组织画面空间的形式、表现画面空间三度形象的方法和表现整个画面空间效果的知觉方式方面较之实验前有显著差异。(一)教学实验后多数学生选择使用平行边或者会聚边构成的形式表现倾斜的房子;喜欢利用事物间呈大小、倾斜方向的,依靠轮廓线的重叠形式表现户外画面空间。(二)学生在描述家庭空间构图时,整个画面空间多数表现为立体或矛盾的形式。学生通过画面表现出的房子、椅子和室内设施等物体的形式,可以看出学生已学会用最简单的结构式样,描绘物体本质的结构骨架特征。(三)就表现画面空间三度形象的方法而言,实验后多数学生采用中心透视法和透视法的自由改变描绘家庭和社区的空间。(四)就整个画面空间效果的知觉方式来说,实验后已有28名学生利用视觉知觉和触觉的方式,表现出物体因距离改变的透视画面空间和与自我有关系的价值透视画面空间,这种绘画的空间表现符合罗恩菲德指出的青春期画面空间表现的特征和绘画制作中空间意义的审美标准。这也同时论证了Arnheim的观点即随着空间知觉方式的改变,整个画面空间的结构架构也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促进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
<正>笔者有幸观摩了全国第六届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结合以往几届展示课的现场观摩和后期的录像观摩,纵观本届观摩活动的展示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
一、施工程序供水管井施工顺序为:管外定位→埋置护孔管→铂孔→电测含水层排管→安装井管→回填滤料及管外封闭→洗井→抽水试验→水质分析→成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教研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指导、教学研究工作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教师创建具有更多教育资源,更
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工作,以护理诊断来明确护理专业的工作范围和护士的职责,这是现代护理走上科学化发展道路的里程碑,也是现代管理科学在护理领域渗透的必然[1].
目的肝衰竭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肝脏短期内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所指的肝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黄疸、出凝血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复杂的临床整候群。肝衰竭患者病死率
本文针对现阶段各大宾馆运用石材旋转楼梯进行装饰越来越广的现象,介绍了一种旋转楼梯栏河的加工工艺流程,指出了其中螺旋面加工时存在一些误差,导出了系列用数控串珠绳锯近似加
目的获得鼠-人嵌合抗粘蛋白1(mucin1,MUC1)IgG全抗体,降低鼠源抗MUC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Ab)的异种免疫原性,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制备,初步分析其特性。方法
在目标匹配范式下,使用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和场景关系的手绘黑白图片材料,通过眼动记录法考察了68名知识背景不同的文理科大学生分类加工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知识背景对
使用Eyelink2000型眼动仪,采用经典的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对24名被试在不同窗口条件下英文阅读的眼动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以考察小学五年级学生英语阅读的知觉广度。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