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回波特性与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gm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需求呈爆炸式增加,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水生生物资源成为当务之急。快速准确识别鱼的种类对渔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拖网捕捞采样等方法相比,声学方法具有快速有效、调查区域广、不损坏生物资源、可持续观察等优点。  本文围绕“鱼类的回波特性与识别技术”这一核心问题,分别研究了单体鱼和鱼群的回波散射特性,并重点研究了基于回波结构的单体鱼和鱼群分类识别方法。对目标识别的关键部分——回波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建立鱼类的回波散射模型,分析单体鱼和鱼群的声散射特性。建立单体鱼的低频共振模型,理论分析单体鱼的共振频率与鱼类尺寸和所处深度有关,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e)和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的共振频率;分析得出了鱼群的共振频率只与鱼群内部个体的尺寸有关,与鱼群的密度无关。建立单体鱼的基尔霍夫射线模型,理论分析几何散射区单体鱼目标强度与入射波频率和角度的关系,依据模型计算武昌鱼和罗非鱼目标强度与入射频率和入射角的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入射频率下单体鱼的目标强度。  2.提出基于自适应分段频谱质心的单体鱼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自适应方法将鱼类回波包络频谱动态划分成多个子段,分别计算每段谱质心作为识别特征量,每个子段的谱质心反映信号的频谱能量分布特性。文章对比常规的均匀分段、Bark临界频带分段和自适应分段方法,实验分析了三种分段方法的单体鱼识别结果,验证了自适应分段方法的优越性。  3.提出基于频域离散小波变换的鱼群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回波的亮点模型,对鱼群回波的幅频特性应用离散小波变换,多层小波变换后,得到的近似系数反映了鱼群回波的弹性亮点特征,提取鱼群的弹性亮点作为识别特征。实际测量黑头鱼(Alepocephalus bicolor)、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和海鲈鱼(Percafluviatilis)三种鱼群的回波信号,通过实验分析对比频域离散小波变换、时域小波变换和常数Q滤波子带能量三种特征提取方法的鱼群识别结果,结果证明利用频域离散小波变换方法识别鱼群有较高的识别率。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探索,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这将对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大胆探索、不断进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至关重要的前沿课题。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榜样效应与问题意识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文测定了大黄鱼表皮、鳃、肠粘液的溶菌活性、IgM含量及蛋白质组成等生理生化特性,并研究了粘液对致病性溶藻弧菌的抗菌活性及溶藻弧菌对粘液的营养利用情况。采用放射性标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爆炸式发展,移动通信产业也随之经历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人们对通信业务速率的需求逐步提高。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三个应用场景是室内环境场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GEOSAR)是以轨道高度为36000km的地球同步卫星为平台的星载SAR,地球同步轨道SAR相位定标是GEOSAR新体
作为Visual C++的核心,MFC架构在Windows API之上,封装了WindowsSDK的结构和功能,在进行应用软件开发的一些基础工作时,比如菜单条的生成、工具栏的编辑、控件的管理和窗口的
无线频谱是无线通信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然而,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相关应用的飞速发展,无线频谱资源已几乎被分配使用殆尽。同时,部分频谱(例如分配给广播电视系统的频谱)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主动的、全天时的成像雷达,在军事侦察、海洋应用、地质勘探、林业生物量估计、地形测绘、农业统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现在信息社会中,小型
实现数字家庭,其数据传输所依赖的正是网络。随着3C(计算机技术Computing,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Consumer)融合的不断深入,三者之间的无缝交互的形成,将会越来越容易的将家
公司价值评估是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分析和评估。对于上市公司,其价值可以通过其发行的股票的收益率来体现。收益率越高,公司的价值越大,反之亦然。 目前,金融领域主要采用基
摘要:抛体运动是自然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同时也是标准化的物理模型。本文通过抛体运动的一般方程,找到同一点以相同速率抛出的物体做抛体运动的轨迹方程,从而确定物体所在区域的包络线方程,并根据包络线方程的物理意义,方便、快速的解决抛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抛出角度、最大射程等问题。  关键词:抛体运动;轨迹方程;包络线方程  抛体运动问题是高中物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第一它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模型,第二它体现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