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12硬质合金与W18Cr4V钢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18Cr4V具有出色的红硬性及热稳定性,实现其与YG12连接可应用于制备刚度和切削精度要求较高的刀具及工作条件恶劣的模具。但是,采用常用钎焊方法连接后,需进行1200℃以上的高温淬火保证W18Cr4V的性能,淬火过程中钎料软化或流失将会破坏接头。本文从简化工艺角度采用焊淬一体方法钎焊W18Cr4V与YG12,分析了常用钎料的可行性,并优选出Cu-Ni及Ni-Co-Si钎料,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制。高温下纯Cu钎料在真空中易发生漫流及挥发,钎焊接头存在大量孔洞,严重削弱接头性能;添加Ni能够有效地改善漫流现象,并且促进钎料与母材固液相扩散,有效地抑制了柯肯达尔孔洞的产生;Ni含量为10%时,接头母材界面生成FCC高熵合金,典型界面结构为:W18Cr4V/FCC/(Cu,Ni)/FCC/YG12,FCC相元素原子比为Cu:Ni:Fe:Co=1:1:1:1;Ni含量为20%时,YG12中产生100~200μm的渗入层,钎焊温度为1210℃保温10min获得的接头界面结构为:W18Cr4V/(Cu,Ni)/渗入层/YG12,接头室温抗剪强度可达369.8MPa,但400℃时接头软化严重,抗剪强度仅为51.3MPa;温度过高和保温时间过长时,接头中生成厚层状的FCC高熵合金组织,界面结构为:W18Cr4V/FCC/(Cu,Ni)/FCC/渗入层/YG12,抗剪强度急剧下降。高温性能较好的活性钎料体系如Ti-Ni、NiCrNb在1200℃以上钎焊W18Cr4V与YG12时,润湿性能较差,Ti、Nb等活性元素与C剧烈反应生成TiC及Nb2C,YG12界面生成脆性M6C或M12C化合物;常用钎料BNi2熔点较低,B元素导致接头母材溶蚀、晶间渗透严重,晶界及YG12界面生成Fe3W3C;采用NiCrSi共晶钎料时,钎缝中生成Cr23C6与(Cr,Fe)23C6等碳化物, YG12界面生成Ni-Cr-W-C脆性化合物,其中原子比为Ni:Cr:W=2:2:1。采用Ni-Co-Si钎料能够获得具有较高室温剪切强度及高温强度的接头。固定Si质量分数为10%时,Co含量过高时,导致接头中生成大颗粒的Co3W3C,Co含量过低时,钎料向YG12渗入明显,Ni-Co-10Si体系中最佳Co含量为10wt.%;钎焊温度为1220℃保温10min获得的接头结构为W18Cr4V/Ni(s.s)/渗入层/YG12,渗入层WC颗粒表面有Ni74Si26+Co2Si依附析出,渗入层中基体宽度呈现梯度变化,能够有效地缓和接头应力,接头室温强度达415.8MPa,400℃抗剪强度可达231.7MPa。
其他文献
国民待遇究竟是仅适用于投资准入后阶段,还是也能推及至投资准入前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在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条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适用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情况
镍钴合金在微系统中应用广泛,改善其表面微观性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表面微纳织构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微纳米尺度上的摩擦和粘附性能。激光直接扫描是实现微纳织构化的一种
<正> 例1 出血性中风,方中必有水蛭 施某,男,55岁,1990年9月25日住院,住院号8203。2小时前因和家人生气后饮酒,在饮酒过程中出现语言不利,左侧肢体不遂,不能独自行走,头晕、
微切削过程仿真技术一直是微切削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SPH-FEM耦合方法,对超硬PCD微铣刀铣削铝合金5083材料的微铣削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并结合微铣削试验研究,分析
采用不同的面料组合设计并研制出3种士兵防爆内裤,选择5名受试者进行真人试穿试验,采用五点标尺法对防爆内裤的压力舒适性、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进行综合主观评价。结果表
农业保险是WTO“绿箱”政策支持的现代农业发展手段。基于农业自身的产业属性,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降低农业风险损失,提高农业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规避农业风险,实现农
行星齿轮传动因其同轴性好、承载能力高、工作平稳等优点,已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机械传动中。由于普通的行星齿轮传动受特殊应用场合的限制,现代的机械装备对行星齿轮传动提出了
本文从社会资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在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中的作用,农村社会资本的变化及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的影响。
<正> 为了考察儿童以金钱为媒介形成的人际关系,对日本的大阪与韩国的汉城小学5年级、初中2年级、高中2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这里报告的是问卷中关于支出项目的分析结
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构建其产业链模型,并将普遍应用于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引入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对PPP模式应用于该产业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