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F-CSP流程V-N微合金钢第二相析出及对晶粒细化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TSCR)的迅速发展,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已成为TSCR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开发微合金化钢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由于V元素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具有较大的固溶度积,是提高析出强化增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且对轧制工艺无特殊要求,被认为是CSP流程最适合开发高强度级别板材的微合金元素。 2004年,在钢铁研究总院和珠江钢铁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内率先在CSP流程上利用V-N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技术开发出屈服强度为550MPa级别的微合金钢。本文就珠钢生产的V-N微合金钢,利用Lesica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连铸坯和热轧板的微观组织;利用相分析技术、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EDAX能谱分析了连铸坯和板材中的第二相析出情况,利用Thermo-Calc软件在理论上分析了第二相的析出行为;并利用热模拟实验探讨了第二相析出与晶粒细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热轧板具有非常细小的铁素体组织,铁素体平均尺寸为3.75μm; 2) 在连铸坯和热轧板中发现了大量的第二相析出颗粒,化学成分主要为(V)(C,N)和(Ti,V)(C,N),尺寸多介于10~60nm。连铸坯和热轧板中第二相析出具有相近的析出量和粒度分布。根据Thermo-Calc计算,分析认为钢中的Ti和Al对V的析出产生较大的影响; 3) 通过热模拟实验对比了V-N微合金钢和C-Mn钢再结晶奥氏体晶粒在均热过程中的长大行为,结果发现,V-N微合金钢连铸坯中大量的第二相析出颗粒对再结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过程产生抑制作用,从而细化了相变前的奥氏体晶粒; 4) 通过对V-N微合金钢试样变形后模拟冷却卷取,可得相变后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在3.9~4.5μm左右,相变细化比d_r/d_a为3.6~4.3。比原始奥氏体尺寸为30~35μm的C-Mn钢相变细化比4.3~5.0略低。
其他文献
对数学教育狂热的笔者,无时无刻不在寻觅数学的影子,从孩子的玩与挑战中,笔者发现益智玩具是引孩子进入数学殿堂最自然的媒介物,因此在四年间用近四百余种益智玩具,将教室营
目的通过观察商陆皂苷甲(Es A)对BXSB小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Es A对狼疮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18周龄雄性BXS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Es A组,腹腔注射相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日本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超高
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进步的推动力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教育改革和对教育的反思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部
本文结合媒介公共关系理念的相关介绍,分析了媒介公共关系的运作模式和发展对策。
辊锻是金属塑性成形中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这种工艺具有生产率高、工艺适应性强及设备投资小等优点。但要开发一种像前轴这样复杂锻件的精制坯辊锻工艺,仍需相当长的设计时间
企业内控制度是公司不同等级管理层为了保证公司内部的经济资源安全进行的高效管理体系,企业内控制度可以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理化、规范化,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内控制度按照控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发脑血栓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接诊的高血压并发脑血栓患者共4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非糖尿病脑血栓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了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快速、精准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在组织工作中,干部信息查询是日常干部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
随着铝合金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广泛应用,铝合金机器人MIG焊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日趋普遍。为提高生产效率,解决焊接结构质量稳定性的问题,有必要对铝合金机器人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