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弥散加权成像对胶质瘤分级诊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在鉴别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及正常脑组织中的作用。 方法:研究对象为内蒙古医院及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脑胶质瘤。检查使用的磁共振装置为GE Signa 1.5T MR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头颅正交线圈。扫描的平面2-3个,包括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和(或)T2WI。弥散加权成像采用SE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在读出、相位编码和层面选择三个方向上施加弥散梯度,取2个b值(b=06/mm2,b=1000s/mm2)。轴位扫描,成像时间为40s。采用随机分析软件包Functool2进行图像资料分析,其通过b值条件不同的2帧图像点对点的计算得到每一像素的ADC值。结合常规MRI图像,在ADC图上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正常白质区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分析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及瘤周T2WI正常表现白质区的弥散测量值(ADC值和rADC值)与肿瘤分级的关系。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测量区和2组不同病理学级别的肿瘤之间的弥散测量值用多样本比较方差分析方法。低级胶质瘤与高级胶质瘤的弥散测量值间的差异应用两样本比较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组42例脑胶质瘤均为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低级胶质瘤(Ⅰ-Ⅱ级)17例,间变胶质瘤(Ⅲ级)16例,胶质母细胞瘤(Ⅳ级)9例。DWI对肿瘤的各部分能较好的显示。(1)低(Ⅰ~Ⅱ)级脑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明显高于高(Ⅲ-Ⅳ)级的胶质瘤ADC值和rADC值,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高(Ⅲ-Ⅳ)级胶质瘤周围水肿区的ADC值和rADC值明显低于低(Ⅰ~Ⅱ)级胶质瘤ADC值和rADC值(P<0.05)。(3)肿瘤实质部分与瘤周水肿之间的ADC值和r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4)瘤体的ADC值和rADC值均与肿瘤的恶性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739;r=-0.748,P值均<0.05)。 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和rADC值结合常规MRI序列的特征,对于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瘤周水肿区的ADC值及rADC值可能为评价胶质瘤的侵袭性及鉴别肿瘤实质部分与瘤周水肿提供一定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比较双腔静脉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与全心脏移植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出血量,移植后心脏的早期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不同。 方法:供、受体
护士排班是较为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如何通过排班提高排班效率、优化护理人力配置、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是各医院不断致力改善和研究的课题。目前,护士信息化排班在国外发展日
目的:研究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碱烧伤后及高危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新生淋巴管(CL)上LYVE-1及CD4的表达及意义,从而进一步证实角膜碱烧伤和高危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新生淋巴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MS)左室结构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代谢因素引起的左室重构的特点以及左室重构与室性心律
目的:  研究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局部治疗与口服普萘洛尔系统治疗混合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探索治疗混合性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