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桂醇注射联合激光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局部治疗与口服普萘洛尔系统治疗混合性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探索治疗混合性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方法:  收集从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5月31日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混合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资料。根据纳入标准,总共纳入45例(50处病变),获得随访44例(49处病变),1例在未达到观察终点时停止治疗。根据患儿家属的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分为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组,简称局部联合治疗组(32 例)和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组,简称系统治疗组(12例)。以控制瘤体增长、改善局部瘤体压迫症状、改善容貌为治疗目标。治疗前采用血管瘤活动性和严重性评分量表(Hemangioma Activity and Severity Index ,HASI)中的严重程度量表对所有患儿进行评分。治疗开始后每1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通过视诊、触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瘤体变化进行评估,确定“观察终点”,根据治疗前及达到“观察终点”时的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变化评价疗效。记录从治疗开始到“观察终点”的时间,对比两组治疗时间的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采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局部联合治疗组及系统治疗组的病例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相似;  2、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磁共振结果的变化,参考 Achauer 等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两组分值均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疗效相近;  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的深度及治疗后深度,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个治疗组的比例选择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深度变化相近,疗效相似;  4、达到“观察终点”时,局部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时间平均为(3±1.59)个月,系统治疗组治疗时间平均为(6±0)个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两组治疗时间的长短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局部联合治疗可在更短时间达到治疗目的5、观察期间内,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局部治疗混合性婴幼儿血管瘤疗程短、疗效好、短期不良反应轻,但由于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有待更大样本及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比较双腔静脉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与全心脏移植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出血量,移植后心脏的早期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不同。 方法:供、受体
护士排班是较为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如何通过排班提高排班效率、优化护理人力配置、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是各医院不断致力改善和研究的课题。目前,护士信息化排班在国外发展日
目的:研究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碱烧伤后及高危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新生淋巴管(CL)上LYVE-1及CD4的表达及意义,从而进一步证实角膜碱烧伤和高危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新生淋巴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MS)左室结构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代谢因素引起的左室重构的特点以及左室重构与室性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