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中呈“盐菜味”异嗅味关键香气化合物解析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菜味”异嗅是我国酱香型白酒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风味质量缺陷。目前“盐菜味”异嗅风味化学本质不清晰,酿酒生产过程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由此造成的酱香型白酒行业经济损失十分突出。本研究基于分子感官科学研究思路,试图通过多种研究策略的应用系统解析构成酱香型白酒“盐菜味”异嗅缺陷的风味化学本质,并建立快速判定酱香型白酒“盐菜味”质量缺陷的技术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正相色谱预分离联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O/MS)技术对典型“盐菜味”酒样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但在样品中没有鉴定出直接呈“盐菜味”特征的化合物,验证了酱香型白酒中“盐菜味”异嗅为不同香气化合物复合构成的香气特征。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技术对酱香型白酒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全面鉴定分析,构建了包含1086种化合物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组分信息库,为酱香型白酒香气特征的解析奠定基础。(2)进一步采用分子感官组学思路解析了构成酱香型白酒“盐菜味”复合香气特征的关键香气化合物。通过比较香气萃取稀释分析(cADEA)技术对比分析了“盐菜味”异嗅样品和正常样品香气活性组分差异;基于香气化合物精确定量和香气活力值(OAV)分析筛选出23种含量差异显著的重要香气化合物;进一步通过对30个不同“盐菜味”强度酒样中重要香气化合物含量的统计分析,首次发现2-甲基-3-呋喃硫醇、糠硫醇、甲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甲硫醇、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以及3-甲硫基丙醛等微量香气物质是酱香型白酒“盐菜味”异嗅的重要贡献物质;最后通过香气添加、缺失实验确认了“量微香大”的含硫化合物含量失调是造成酱香型白酒“盐菜味”缺陷的关键因素。(3)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技术(GC-PFPD)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快速判别酱香型白酒“盐菜味”质量缺陷的方法。采用GC-PFPD对不同“盐菜味”强度酱香型白酒样品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全面量化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6种与酱香型白酒风味品质显著相关的标志性含硫化合物。基于关键判别因子构建了快速判别酱香型白酒风味品质的分析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判定准确率达到100%。
其他文献
现代工程项目大型化、组织关系复杂化、协调难度大等特点突出。工程项目实践表明,项目实施组织在项目组织集成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组织间关系也越来越得到项目实施组织的重视。本文以项目实施组织的视角,探索组织间关系对项目成功实现度的影响以及项目实施组织的合作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项目实施组织的合作实践提供有益参考。首先,论文根据国内外关于组织间关系和组织合作的文献,在资源基础观和种群生态理论的基
自20世纪90年代起,芬兰便关注欺凌问题至今,作为世界上最早研究校园欺凌问题的国家之一,芬兰实现了对校园欺凌防治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层层递进。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芬兰研究者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截止2005年2月底,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64.66亿元,同比增加1.99亿元,增幅为3.18%。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22.39亿元,同比增
目前,最常应用于测定吸烟的生化指标是测定呼气中的一氧化碳,血、尿、唾液中的硫氰酸。由于呼气中的一氧化碳与碳氧血蛋白的比例相当,故容易测定。但从理论上讲,它的敏感性要
期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相比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更为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将经济与科技结合在一起,能够将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因此各国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应抓住这个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生产实践中广泛的运用科技成果,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
本实验室曾筛选到多株蛋白酶产生菌,本研究首先对一株酶活力达2665u/mL、发酵液具有良好脱毛效果的菌株HX-12-5进行了菌种鉴定、产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和蛋白酶部分酶学性质的研
本文研究一类脉冲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性质,讨论了其解的整体存在性及非振动解的渐近性,也给出了其所有解振动的充分条件。
脐带缆是深海油气开发的关键设备,是整个水下生产系统的“血液神经”,因此需要对脐带缆进行合理设计和精确分析,确保力学性能满足安全要求。目前脐带缆的设计仍是基于安全系
法国保险业联合会与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学会第四轮合作协议的续签仪式于2005年7月1日在上海大厦隆重举行。中法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
馆员写书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和时髦的话题,很多图书馆已经组织起了相关的活动,也布置了一定的任务。可时下还有很多图书馆馆员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必性,没有从更深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