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先后从本体研究、基于蕴含量表的留学生极性程度补语习得顺序研究、习得影响因素及教学建议对极性程度补语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第一章中,本章从本体角度对极性程度补语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先后从本体研究、基于蕴含量表的留学生极性程度补语习得顺序研究、习得影响因素及教学建议对极性程度补语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第一章中,本章从本体角度对极性程度补语展开了研究,首先从范围上对极性程度补语进行了界定,并选取了现代汉语中的26个极性程度补语。接着分别从语法、语义、语用角度对极性程度补语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语法上,极性程度补语具有可以用于把字句但不能用于比字句,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没有否定形式等特征;在语义上极性程度补语一般具有表达不同程度极性义和不同感情色彩的特征;在语用上,极性程度补语往往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和夸张成分。第二章中,本章中我们通过采用问卷的形式来研究留学生习得极性程度补语的顺序,整个过程包括编制问卷、问卷评估、问卷整理与确定、问卷实施与统计。接着本章通过绘制蕴含量表,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得出了留学生在习得极性程度补语时的客观顺序,然后据主观难易度得分情况,计算出了极性程度补语的主观习得顺序,经对比发现二者之间整体上存在一致性。而对主、客观顺序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留学生在习得极性程度补语时,受到极性程度补语难度等级差异过大的影响,不同的极性程度补语习得情况区别较大。接着根据蕴含量表的统计结果,将本文例举的26个极性程度补语其分为多个习得阶段,部分极性程度补语处于同一习得阶段上。最后再按照由易到难的排列方式,将上述阶段划分为六级习得等第,每个级别的习得等第内包含不同的极性程度补语。第三章,本章对留学生习得极性程度补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教材、教学环境等角度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指出在编排教材时需要合理安排语言项目,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结合具体教学情景,应充分发挥语言迁移的作用促进教学。
其他文献
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翻译材料为《牛津文学英译史》第四卷第五章第一节至第四节,内容为1790年至1900年间希腊文学及拉丁文学在英国的译介情况,包括荷马翻译、希腊戏剧翻译及拉
《寿命学》翻译实践报告是译者对整个翻译实践过程的总结。《寿命学》主要介绍了如何优化身体健康以及延长人类寿命,是一部大众医学读物,属于信息型文本,其语言结构严谨,源文
桂系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著而又颇有争议的民国军阀。本翻译报告的源文本节选自覃卫国、刘文俊编著的《桂系战史》。这是一部描述桂系军阀所经历的战争和兴衰史的著述,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f/SiC)具有高强度、低密度以及优良的耐热性能,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复合材料,但是其制备难度大,工艺复杂,限制了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法)制备Cf/SiC具有较低的烧结温度,工艺简单且可以制备复杂构件,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以聚硅乙炔(polysilyacelene,PSA)作为新型SiC陶瓷的先驱体,采用PIP法制备了 Cf/SiC复合材
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中,文革时期的美术创作是一段特殊的阶段。在文革时期由于特殊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使得当时的美术创作体现出独特的特点和意义。而作为文革时期“秦文美”
配价理论作为现代句法语义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经历了长时间复杂的发展历程。配价理论在当今也是十分具有实用价值的,究其原因在于语言学家将注意力转向从语义学角度研究句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的是,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色彩的表现力与绘画主题相互结合的探索。绘画作品中,主题是其精髓所在,色彩是重要视觉语言,恰当的主题与合适的色彩结合不仅能充
为了能够了解、学习穆钦斯基《时间小品》的创作技法,文章从音乐史学与音乐分析学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作品采用四乐章奏鸣套曲形式,在结构内部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与发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一带一路的开展,中国的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增加,各省市也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和合作。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以《江苏省年鉴2016》的15章部分内容和16
施韦泽是生物中心主义的先驱,是一个人道主义天才。他不仅是一个思想的伟人,更是一个行动的巨人,一生践行着自己的伦理思想,在实际行动和精神创造的并存中实现人格的统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