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企业重大环境污染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而环境信息披露,作为一种独立而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可以凭借市场和公众的反应对污染源起到限制和刺激作用。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关注环境保护,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本文着重研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关系,这是以前的学者并没有涉及到的研究领域,拓展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经济性动机和作用。本文以沪市59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关系。本文运用EVA作为衡量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同时借助内容分析法将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细化为显著性,量化性和时间性三个维度,量化企业年报和独立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数量和质量特征,对本文的解释变量(环境信息披露水平,EID)进行了衡量。本文希望解决的问题如下:1.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当期环境披露水平是否对当期企业绩效具有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关系是否为正相关。2.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前一期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否又与当期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又为正相关,且相比当期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否上一期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当期的企业绩效影响更大。本文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分析相关理论,提出了两个假设。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对国内外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做出了简要的评述;第三章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着重介绍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三个相关理论,通过对理论的分析总结,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提出了本文的两个关键性假设;第四章为研究设计,说明了样本的选取方法及数据的来源途径,具体介绍了各变量的设计情况,并根据第三章的假设设定了研究模型,最后介绍了相关统计方法及应用的工具;第五章,实证结果及分析。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在相关性分析及共线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最后对回归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模型做了稳健性检验;第六章,结论与研究展望。根据第五章所验证的研究假设,提出了本文的结论,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给出了四条建议,同时本文提出了其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做出了展望。通过对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当期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当期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这一结论提出了全新的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经济性动机与作用;(2)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前期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当期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大于当期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当期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本文主要创新点:(1)选题创新:首先,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我国的学者并未涉及于此,研究一般仅限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并未涉及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这一研究变量。其次,对于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经济性动机与作用的相关研究,我国的学者也并未涉及企业绩效这一研究变量。同时,本文对于研究的样本行业进行了规定,研究仅涉及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减少了不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综上,本文选题具有其独创性及研究意义。(2)方法创新:本文选题所涉及的被解释变量(EVA Return)与解释变量(EID)在相关的研究中都没有统一的衡量方法,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针对本文的选题,选择了最为合适的衡量方法并加以改进,以到达最优的衡量效果。特别地,本文针对解释变量(EID)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衡量体系,克服了前人相关研究中衡量方法的个别缺陷。综上,本文对于变量衡量方法上有了一定创新。(3)假设创新:国外学者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仅限于当期的影响,本文首先提出雷同假设,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当期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当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在做了相关文献分析及数据观察后,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上一期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也对企业当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大于当期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当期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这两个假设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经济性动机和作用分析研究有极为深远的指导意义。综上,本文提出的假设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具有一定创新性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