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普及工作的不断推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渐增加,健康意识也逐步增强,其中营养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研究显示由于人们对平衡膳食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健康饮食理念的欠缺导致平衡膳食无法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从而导致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症等“文明病”大幅度上升。这就需要结合研究对象自身特点和营养知识现状选择可接受的、有效的营养教育方式以改善人群的营养状况。多项研究已经证实,营养教育是改善人群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也是指导人们平衡膳食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的营养教育工作远未普及,作为教育机构的医学院校也没有把营养教育提到议事日程,只有一些相关的专业才开设了营养课。而在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营养教育,小学就开设了营养课,或者在其他课程的教育中贯穿营养知识。对大学生的营养教育工作关键是在于如何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认知程度以及如何加强其对自身营养与健康的关注程度,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普及营养教育工作。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模式,是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关行为改变较成熟的健康教育理论模式。本研究以KAP模式作为理论基础,以沈阳医学院护理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学生营养KAP现状,探讨营养教育对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影响,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为其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研究随机选取沈阳医学院2008级护理专业大学生12个班共351人,将其随机分成营养教育组(简称教育组)和未经营养教育组(对照组),其中教育组236人,对照组115人。二、方法(一)KAP调查表设计经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及答案均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确定。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等四个部分(见附表)。(二)调查过程及方法1、营养教育前的KAP调查首先对所有被调查者进行统一培训,使其了解调查的目的、内容、过程及填写调查表的注意事项。然后发放调查表,保证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避免相互干扰,并现场收回调查表,并立即进行核对、补项及整理。2、营养教育(1)营养知识讲座聘请营养专业教师进行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合理膳食,营养与相关疾病及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的讲座。分6次讲授,每次2h,共12h。(2)营养咨询及指导针对调查对象个体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或电话咨询和指导。(3)发放宣传手册包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等。(4)自学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其阅读并进行讨论交流。3、营养教育后的KAP调查营养教育后,对同一批调查对象采用相同的调查表以同样的方法再次进行KAP调查。(三)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a=0.05。结果1、营养教育前调查发现沈阳医学院护理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差,两组的平均分分别为50.35(对照组)和51.45(教育组),还未达到及格水平;学生的营养态度一般,得分为74.46(对照组)和72.62(教育组);且存在较多不良饮食行为,得分为53.28(对照组)和53.04(教育组),均未达到及格水平。2、营养教育前,教育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的KAP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教育后,教育组进行自身配对比较,发现教育组学生KAP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进行自身配对比较,KAP得分无明显改变(P>0.05);营养教育后,教育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教育组KAP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沈阳医学院护理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整体偏低、营养态度一般,且存在较多不良饮食行为。2、营养教育是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端正其营养态度,改变其不良饮食行为的主要手段。3、虽然营养教育初见成效,但远期效果不能保证,建议定期对学生进行营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