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区位与社会活动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的高度聚集,体现着人类社会由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又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又为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因此,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城镇化进程,更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既要确保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又要保障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由此,农业生态化发展便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城市、农村的发展现状等诸多国情因素,导致我国的农业生态化发展正在面临众多挑战,城镇化与农业生态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正在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但是这种矛盾与冲突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本文基于生态学、社会学等对城镇化与农业生态化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以河南省为例进一步具体分析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所遇到的生态化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占用了大量资源,导致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第二,城镇化污染向农村蔓延,导致农业环境遭受污染;第三,城镇化的无序扩张等带来的农业生物种群危机;第四,农业产品质量堪忧。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农业生态问题的考察,结合河南省具体省情,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首先,从顶层设计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并转变城镇经济发展方式;其次,加大环境保护、治理与惩处力度,将农村环保纳入到城镇执法体系中,避免监督空白。再次,要积极保护农业生物种群。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将传统农业生产精华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促进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生态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要牺牲一方满足另一方,而是要在最佳结合点上充分推进二者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