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中,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和汉语的使用者也在日益增加,英汉语码转换的频繁出现已引起国内外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人类学家的高度关注。语码转换是指能够熟练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或行为。语言变体可以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也包括没有任何谱系关系的语言。作为语言文化接触的一种自然产物,语码转换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或互动的必然结果。现在在国内,汉英语码转换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最初的英语课堂、文学作品,到现如今的大众媒体,报刊杂志等等。从20年代末开始,国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加。近年来,虽有一些针对电视访谈节目中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分析,然而,对《天天向上》这一节目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却极少。《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基于节目中频繁使用语码转换,本文搜集了《天天向上》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播出的节目,并对其中的汉英语码转换进行了整理记录,采用归纳推理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句法层面依据主体框架结构模式的指导,在语用方面依据顺应理论对节目中的英汉语码转换进行了进入分析和研究。本文依据斯克顿的主体框架结构模式,将节目中英汉语码转换案例的句法结构划分成三类;借鉴维索尔仑的顺应理论,将这些案例的语用功能和心理动因细分为三大类八小种。研究发现,句内转换的频率远远高于句间转换及附加语转换的频率,且英语嵌入语受汉语主体语句法和语义的限制和影响。从语用功能来说,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节目中的英汉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范和心理动机的一种顺应。在这三大类顺应理论之下,又衍生出填补词汇空缺、简洁精确、委婉、解释、幽默,时尚、情感宣泄和心理趋同八类语用功能。希望本文的发现能有助于拓宽对英汉语码转换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于汉英语码转换的意识及日常应用能力,并对语言教学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