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自2003年开展以来,共有来自全国1000多所高校的18万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奔赴中西部2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100多个县进行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随着志愿项目的不断增加,志愿者规模的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志愿服务效果、影响“西部计划”科学有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以“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用人单位、项目办负责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理论,从“西部计划”的实施及志愿者队伍结构的概况入手,概括了“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并通过分析、论证,将“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结构优化标准分为身份、学历、学科、动机、岗位等五个方面,并分别指出每一方面志愿者队伍结构失衡(存在的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结合“西部计划”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即完善志愿者招募机制、规范志愿者使用流程、落实志愿者保障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