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海洋条件自然循环下棒束通道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0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核电站是可以应对分布式能源需求的可行方案,而选择非能动的自然循环系统可以提高海洋核电站的安全性能,但海洋运动引起核电站的倾斜、摇摆、起伏等都会对核动力装置的自然循环造成显著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本文通过Relap5与Fluent耦合平台,对海洋条件下带棒束通道的自然循环系统的脉动流量和棒束通道内的流动及传热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倾斜、升潜和摇摆运动进行合理简化并建立数学模型,将海洋条件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接口加入到Fluent中,并利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验证了过冷沸腾模型以及运动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将海洋条件产生的附加作用力添加到Relap5动量控制方程的源项中,基于耦合接口程序,将带海洋条件的Relap5与Fluent耦合,实现海洋条件下带棒束通道的自然循环的模拟,并基于实验数据验证了耦合程序计算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海洋条件下自然循环系统流量特性与陆地静止条件下的系统流量特性不同,倾斜条件下,单相与两相系统的驱动力与质量流速都会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由于回路布置的原因,正倾时的流量变化大于反倾;摇摆条件下,系统流速的波动幅度主要与摇摆周期与摇摆幅度有关,而时均值主要与加热功率和入口温度有关;单相工况下,系统流量波动幅度主要受附加驱动力影响,而两相工况下,系统流量的波动幅度由附加驱动力与重位驱动力的波动幅度共同决定。升潜条件下,单相及两相系统流量波动幅度都会随着升潜幅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升潜周期的增大而减小,而两相工况下的波动幅度要大于单相工况。海洋条件也会影响棒束通道内的流动传热特性。倾斜条件下,汽相在浮升力的作用下向倾斜反方向侧迁移聚集,使得局部空泡份额及壁面温度升高,流体在倾斜方向上发生热分层现象;摇摆条件下,由于系统流量和截面二次流的周期性波动,汽相会在流道内做周期性的迁移运动,各子通道及局部位置的空泡份额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棒束壁面温度也会周期性波动,导致换热系数也会随着摇摆周期,幅度,加热功率,入口温度的变化而波动;升潜条件下,由于通道内的横向流动不如摇摆运动强烈,所以各物理量的波动幅度都比摇摆条件下要小。而在摇摆与升潜工况下,时均摩擦阻力系数已经不能用现有公式进行预测,而研究所得到的瞬时摩擦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对于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与高污染性限制了人类社会对于能源的使用,超级电容器(SCs)因其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快速充放电、安全环保等突出的优势成为了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储能
利用单分散纳米粒子形成三维有序结构或者超晶格结构的自组装功能材料已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纳米粒子自组装已经从单组元组装向双组元甚至更高组元
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短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下对主观幸福感(SWB)的影响,并且使用的是总体(国家/省级)污染和天气数据。我们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2002年和2007年的个人数
本试验旨在探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SB)及丝兰(Yucca,Y)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的SB及Y,确定其促进哺乳犊牛生长的最适添加剂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向大型储能系统拓展。为实现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储能装置,研发比容量高、使用寿命长和倍率性能优异的电极材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作物。随着农业种植模式和耕作制度的调整,生产上对脱水快且收获时含水量低的宜机收品种需求日趋迫切。但在实际生产中,
目前工业生产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热能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被利用,剩余工业产生的热能因无法被利用而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对余热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与回收是解决化石能
针对传统结构震后残余变形大、难以修复的问题,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引进“可恢复功能城市”的抗震设计理念,旨在使结构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或是仅发生可以迅速修复的破坏。本文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锅炉排放NO_x的标准随之更严格,低氮燃烧技术在全国各地的锅炉中的得到应用,但实施低氮燃烧技术后,水冷壁的高温腐蚀现象愈发普遍,随之而生的经济和安
海洋中的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储库,也是海洋中碳、氮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微生物降解过程是DOM的一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