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以来,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成为中美两国的一个重要话题。美国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是造成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并多次在公开场合指责人民币汇率政策,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升值2.1%,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汇改至今,人民币虽然一直处于升值状态,但中美贸易顺差仍旧存在,人民币汇率能否平衡中美贸易收支,成为国内外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总结,然后利用官方统计数据分析了中美贸易收支总量特征和中美贸易收支结构特征,发现中美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SITC6(按原料分的制成品)、SITC8(杂项制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资本密集型产品。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方法,从中美贸易收支总量角度和中美贸易收支结构角度,实证研究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考虑到加工贸易为中国主要贸易方式,特别加入外商对华实际直接投资这一变量,以考察加工贸易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鉴于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能存在“J”曲线效应,本文还将实际汇率滞后期引入模型,以探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J”曲线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对再平衡中美贸易收支有积极作用,但影响比较小。受到外商实际直接投资、美国需求共同作用,中国对美国贸易收支将在未来较长时间中仍保持盈余状态;这是因为中美贸易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下资源配置的结果,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与全球资本结合,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特征,这必然导致中国对外贸易收支是不平衡的。从细分商品实证模型来看,除SITCO(商品和活动物)、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以外,其他类型商品贸易收支都存在反“J”曲线效应,但反“J”曲线效应滞后周期并不一致,而且仅仅对SITC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5(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SITC6(按原料分的制成品)和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四类商品,人民币实际升值会降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盈余。而SITC4(动植物油脂和蜡)和SITC8(杂项制品)贸易收支的反“J”曲线效应微弱,通过人民币升值并不能降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盈余。
其他文献
用量子化学参数来描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研究分子的结构与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γcmc)的定量构效关系,建立了定量模型。其中,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和B3LYP
印尼总统苏西洛在2008年提出的建立美国-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的倡议得到了美方的积极回应。自2009年以来,美国-印尼"全面伙伴关系"在民主与公民社会发展、教育交流、气候变化
当前,美国对外战略优先目标已经从反恐回调至应对传统大国挑战上来,中国已然成为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战略竞争者”。在特朗普引导的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言行触发之下,中美关系再一
作为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载体,文化负载词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域的色彩斑斓的文化,通过文化负载词的折射,我们能够更为清晰而又概括地对民族、地域文化进行了解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区域间经济、文化等往来日益增多,城市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
<正>RhD(-)血型是一种稀有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占0.3%~0.4%[1],在临床上遇到RhD(-)需要外科手术输血者就更少。RhD(-)血型急危重患者抢救时常因找不到血源而延误抢救时机
<正>在古埃及,由于人们缺乏对分数的认识,只使用分子为1的分数,对分子不为1的分数则用几个分子为1,分母不同的分数之和来表示.例如2/3=1/2+1/6.这种分子为1的分数被称之为埃
目的掌握重性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病耻感的实际情况,探讨减少患者和家属病耻感的有效办法。方法从常住户籍在阳江市阳东县和江城区,参与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无节制索取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由此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而除了人为因素,基于自然层面的地质灾害同样频发,自然与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
本文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ZJHD3-06发酵产生的细菌素CAMT2为研究对象,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芽孢杆菌作为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