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网络环境对上海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在大量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了解了目前网络环境对中学课程教学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中学教学对其响应的基本情况,分别针对影响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学生、教师和家长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综合分析了网络环境对目前上海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学课程教学对其响应的情况。最后,在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网络环境影响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并对继续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的主要结论: 1.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对国内外的学校教学影响深远,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网络软硬件建设并努力推进其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我国在网络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但落后程度并不大,而且发展速度快、差距正在缩小。 2.近年来,国内关于网络和中学学科教育的研究和相关报道呈急剧增多的趋势,该领域已成为中学教学科研的重要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网络和学科教学模式、网络信息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对教师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影响、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几乎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层面和学科。但这些研究广度较大但深入不够,感性较多但理性缺少,定性分析较多但定量研究较少。 3.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了网络环境对目前上海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影响情况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响应。主要结果有: (1) 连接网络的计算机在上海的中学以及学生家庭中的普及水平已经很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已经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且其影响还在不断加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网络对教学的影响普遍认同,对其优势普遍持肯定态度。目前上海的中学网络环境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明显存在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2) 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普遍持乐观态度,但对目前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普遍认同,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怀疑度尤以家长和教师为高。 (3) 教师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在增加,使用网络为教学服务正在成为中学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的使用多处于静态水平,利用网络的动态功能进行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教学刚刚开始,应用还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