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液体发酵及其胞外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灵菇是一种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其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改善免疫系统功能等功效。本文对白灵菇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工艺、菌丝体成分、胞外多糖提取方法、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以及生物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白灵菇发酵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以获取较高菌丝生物量为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白灵菇的最适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粉3.0%、葡萄糖1.0%、酵母粉0.1%、黄豆粉2.0%、KH2PO4 0.3%、MgSO4·7H2O 0.1%、CaSO4 0.1%。在摇瓶培养条件试验中研究pH值、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等因素对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摇瓶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6.5、装液量80ml/250m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60rpm,发酵周期为6d。在摇瓶培养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罐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利用5L发酵罐,在通气量(v/v)为1:0.5、搅拌速度为100 r/min、装液量为3L,温度25±1℃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达到2.9g/100ml。对白灵菇液体发酵的菌丝体与子实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经紫外扫描所得的峰形大致相同,均在210nm和260nm处有较强的吸收峰,两者在成分上相似。发酵菌丝体在氨基酸组成上与子实体一致,且菌丝体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明显高于子实体。胞外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路线为:将离心除去菌丝体的发酵液pH调至6.0,60℃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2,冷却后加入预冷的95%乙醇至终浓度75%,4℃冰箱静置至少24h。5000rpm离心收集沉淀,沉淀经无水乙醇、丙酮反复洗涤,得粗多糖。用sevag试剂除去蛋白,低压真空浓缩至小体积,透析除去小分子,真空冷冻干燥,得精制多糖。然后经DEAE-DE 52和Sephadex G-100层析柱,得多糖纯品,其多糖含量为90.5%,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多糖由D-半乳糖、D-葡萄糖、D-甘露糖、D-木糖、D-阿拉伯糖等组成,摩尔比为2.448 : 1.466 : 0.684 : 0.700 : 0.586。分子量为2.79×105,红外光谱测得其为β-型吡喃糖。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对白灵菇胞外多糖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抑制·OH所致小鼠肝组织MDA生成和肝线粒体肿胀,在浓度为1mg/ml时就达到极显著的水平(P<0.01);胞外多糖还具有提高小鼠血清、肝组织中SOD、GSA和CAT的活力和抑制MDA的生成能力,在较低浓度就能达极显著的水平。结果表明白灵菇胞外多糖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针对以最小化完工时间为目标的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FFSP),提出了一种改进离散粒子群(DPSO)算法。所提算法重新定义粒子速度和位置的相关算子,并引入编码矩阵和解码矩阵来表
<正>自《教育研究》发表《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1(以下简称"‘生命·实践’学派")一文以来,十年的光阴已逝,这个"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实践土壤中生长
基于文化自觉和语言自觉的"中国"教育学,其内涵在于:学科主体研究者的文化身份是由"中国文化"所建立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生活";所用语言是汉语传
头部肿瘤及各类占位性病变通常会对脑组织造成损伤,主要是对灰质和白质的压迫与侵润,使神经元功能和白质纤维束的传导发生异常改变,从而产生头痛、对侧肢体肌力下降、运动功
我国当代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反思足迹检验技术的科研,使我们认识到足迹检验技术的创新发展,寄托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基点上;反思足迹检验
教务员是高校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必须准确定位教务员角色,研究其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充分挖掘教务员的
进入21世纪后,当代西方教育人类学呈现多种发展趋势。具体包括: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将得以进一步提升;核心主题更加体现时代需要和时代精神;研究方法论日益多元化体系化,并
澳大利亚道路交通执法管理比较严格,但又极具人性化。比较中澳两国在道路交通执法管理方面的异同之处,深入分析澳大利亚道路交通执法管理的优势所在,对于提高我国道路交通执
立项背景:全国高校每年都有因自杀而死亡的大学生,近年来,自杀数目呈上升趋势,这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家庭,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研究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