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侗族琵琶歌是侗族一种重要的诗歌音乐形态,是侗族文化长河里的一朵绚烂奇葩。琵琶歌中有大量的四音结构,四音格的运用使琵琶歌节律更为严谨。本文以“三宝侗族古典琵琶歌”为研究蓝本,运用文献法、统计法、描写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侗语四音格的语音、语法、语义进行系统的分析描写。与《诗经》四音格的比较,可揭示二者共性和个性。文章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简述研究的对象、意义。分别介绍汉语四字格、侗语四音格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四音格研究的概况,说明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认为对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分析描写有助于深化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第二章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音结构分析。首先区分侗族琵琶歌的四音语段和四音格,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哪些四音结构属于四音格。其次对收集到的四音格语料考察它的音节形式和声调形式。第三章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法特点。从语法角度分析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构成方式、词类特点和句法功能。在构成方式上,侗族琵琶歌四音格有联绵式、复合式和重叠式等。从词类上看,可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的四音格。在语法功能上,四音格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语法成分。第四章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义特点。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义层次、语义关系、语义内容及其表义特征。从整体和成分、成分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探讨其语义关系。表义特征上,可表形象、增量等意义。第五章琵琶歌四音格与《诗经》四音格比较。比较侗族琵琶歌四音格和《诗经》四音格的共性和个性。发现二者的共性主要体现在语音形式、语义搭配关系和结构对称关系上;个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模式和韵律特征上。共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类型学上的相似性;个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差异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第六章总结。总结前文;指出文章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