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体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它作为一门介于语言学和文学批判的中间学科,已经成为众多文本分析时被广泛运用的理论依据。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众多文本中的一种,其传统的分析方法为文学批判。但是,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文体学作为一种更加客观的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青睐。系统功能文体学是文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把语言看作是具有意义潜势的系统,从社会历史环境和语篇外部环境来分析语言,使得对语言的分析更加全面。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著名的爱尔兰诗人,是二十世纪文学的领军人物,曾在192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当你老了》是叶芝的代表作,这首浪漫主义诗歌一经发表,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纷纷从表现手法、文学批评、翻译研究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但是截至目前,很少有学者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文体特征,以此探索诗歌中的主体意义以及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进而证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诗歌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论文共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同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文体、文体学以及功能文体学的研究。第三章是理论框架,主要介绍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第四章案例分析,详细分析了《当你老了》一诗的文体特征,帮助读者从新的角度探索文章的主体意义和作者的写作风格。第五章是结论部分,不仅系统总结了该论文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于论文的不足之处,也进行了反思与展望。通过定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如下:(1)概念功能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来实现,及物性系统又通过选择六种不同过程来实现,而本诗正是通过主要选择两种过程—情感过程和物质过程来体现它的陈述性和描述性的特点;(2)人际功能可以实现语气和情态系统,而本诗没有任何的情态动词和语气状语,体现了诗人对其所爱之人坚定不移的爱情;(3)语篇功能可以通过信息结构和衔接实现,本诗运用了多种衔接手段,实现了诗歌在语法、词汇和语音层面的衔接与连贯;(4)功能文体学在帮助读者从新的角度进行诗歌分析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体意义和鉴赏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