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隐藻类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藻类(Cryptomonads,Cryptoprotists或Cryptophytes)是一类单细胞鞭毛藻,广泛生活于淡水和海水中,是水体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然而由于其细胞易碎,细胞密度在常规固定的样品中经常被低估,其重要性也被忽视。国际上专门探讨淡水隐藻类分类学和生态学的文献较少,在广为接受的分类系统中,隐藻类单独为一个门,分为2个纲,3个目,7个科,18个属,约200种。其中有11个属可生活于淡水中,3个属仅在淡水中发现。据估计,还有大量淡水种类未被发现。近年来,随着电子显微技术和分子系统学的发展,隐藻门的分类系统还处于不断更新中。   迄今为止,我国关于隐藻分类学的研究甚少,仅记载有不到10个淡水种类。尽管在国内的一些湖泊、水库的生态调查中也常常报导隐藻类,然而由于文献中分类学信息的缺失,其准确性难以考证。   为了解我国隐藻类的基础分类区系资料和更好地了解其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本论文探索了隐藻类野外样品的保存方法。通过浓度梯度实验证明,终浓度为2%的的戊二醛溶液,在无缓冲液和渗透调节剂的条件下,可以在较长时间内(43天)完好的保存隐藻类样品,用以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观察和物种鉴定,并且成功地从固定样品中提取到DNA并进行PCR扩增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我们还在国内多种淡水水体中采集样品,共发现了淡水隐藻类7个属21个种。其中,4个属,15个种为中国新记录。对所采集的隐藻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绘制了表现形态特征的手绘图,并附有光学和电子显微照片,以期为我国淡水隐藻类的分类鉴定提供可靠资料。   另从隐藻类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新的隐藻类序列40条,并结合网络数据库中已有的隐藻类序列和相关序列进行了基于隐藻类细胞核和核型体18SrDNA两套序列矩阵的系统发育分析。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与基于形态学和色素的隐藻门分类系统在属以上水平上相一致,但是在属以下水平上存在分歧。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采集自我国的各种隐藻类与国外同种株系的遗传距离非常短,显示同种隐藻类的地理差别不大;隐藻属等淡水隐藻类多处于系统发育树的顶部,而一些海水种类则多处于基部,显示淡水隐藻类是进化中比较高级的类群。   在武汉东湖进行的为期两年的生态学研究中,共在东湖样品中鉴定到16种隐藻类,其中有10种为隐藻属的种类。在样品中的频度最高的隐藻类是具尾逗隐藻(Kommacaudata),其次是马索隐藻(Cryptomonasmarssonii)和倒卵隐藻(Cryptomonasobovata)。通过估算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发现隐藻类是东湖的主湖区郭郑湖区的优势种类。而在水果湖区和牛巢湖区,隐藻类所占浮游藻类比重较低。总体上看,隐藻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在春秋较高,在冬夏较低。隐藻类种群在全年均可以出现迅速增殖。全年来看,逗隐藻属的细胞密度最高,而隐藻属的生物量最高。不同的隐藻类种群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水温、pH和DTP是影响隐藻类群落结构最主要的三个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隐藻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与可溶性总磷浓度(DTP)和可溶性有机碳(DOC)正相关。   最后,通过采集真蓝裸甲藻(Gymnodiniumeucyaneum)与一些隐藻类的样品,进行基于DNA分子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色素分析,确认了真蓝裸甲藻细胞内含有临时性的隐藻类内共生体,其内共生体来源于蓝隐藻属(Chroomonas),最有可能是蓝色蓝隐藻(Chroomonascoerulea)。在武汉东湖进行的为期两年的观测中发现真蓝裸甲藻与蓝色蓝隐藻的细胞密度成显著正相关。
其他文献
为了充分了解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氨同化作用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本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利用体外发酵技术,分别探讨了不同水平的氨和肽、氨和氨基酸(AA)、氨和不同比例的结构性与
由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器件结构可动,对应力敏感,因此受环境影响大。尤其器件和封装间的结构耦合对器件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常规ME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关键步骤。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关键仍然是发现新的靶分子。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CD146是肿瘤新生血管标志分子,而并非之前被认为仅仅
本文从中职学校时装画教学现状的分析入手,指出时装画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分析原因,优化改进时装画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复杂网络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一个重要司题。人们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大规模的相继故障仍然时有发生。复杂网络的相继故障,就是指一个或少数几个节点或边发生的故
数控技术是20世纪制造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它对现代制造业影响重大,是制造业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发展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是当前制造工业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插
图像缩放技术的研究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研究重点。图像的分辨率调整和格式变换,都需要用到图像缩放技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利用硬件实现图像缩放己成为图像处理
近年来,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成为提高现有显示系统质量或开发新显示技术的研究新热点。论文创新性地引入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为自然图像不同属性的统
Bandelets变换是一种基于边缘的图像表示方法,它能够自适应的跟踪图像的几何正则方向,从而有效地表示图像。第二代Bandelets变换采用多尺度Bandelets,它充分利用了图像在多个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使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芯片功能也越来越复杂。然而验证能力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制造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增长速度,功能验证已经成为现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主要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