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被恢复的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及西部植被生态恢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该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安塞站在该流域长期定位监测为基础,采用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定位测定与室内分析,对该流域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特征和土壤质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特征,初步构建了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科学方法,并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动态研究。为科学评价流域植被生态建设效果提供有效手段。主要结果如下: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植被自然恢复动态特征为:恢复4年、12年、20年、28年和40年的草地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由草本、小半灌木、灌木为优势种逐步过渡。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生态系统的盖度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当恢复到40年群落盖度有所减小。不同恢复年限的天然草地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随着植被恢复演替时间的增加均显著性地增加(p<0.05),生物量较盖度相比是个更敏感的指标。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演替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丰富度随演替进行不断升高,当植被恢复演替到28年之后,丰富度指数基本稳定;均匀度指数随演替进行而减小。在本研究区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与均匀度变化并不一致且有相反趋势。   流域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生态系统0cm~20cm表层土壤容重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表层土壤容重大小顺序为天然灌丛<人工草地<乔木林地<果园<人工梯田<退耕坡地。流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表层土壤的总孔度变化规律与表层土壤的容重变化规律相反,表层土壤总孔度大小顺序为天然灌丛>人工草地>乔木林地>果园>人工梯田>退耕坡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土壤的微团粒分形维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天然草地和灌丛有助于土壤微团粒的形成。流域土壤分形维数的变化能很好地表征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的粗粒化和理化性质变化的趋势。分形维数可作为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定量评价的指标之一。   流域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生态系统0cm~20cm表层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均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线形增加。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在植被恢复前期其含量增长较快,后期增长较慢,土壤氨态氮由于自身的不稳定性,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变化不明显。在0cm~60cm深度土壤剖面上,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小,表现出向表层富集的趋势。流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0cm~20cm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顺序为退耕坡地<人工梯田<人工草地<果园<天然草地<乔木林地<灌丛,土壤全氮、碱解氮和硝态氮的变化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相似,土壤氨态氮变化规律不明显。   流域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在3月~10月土壤呼吸速率均呈单峰型曲线,7、8月份的土壤呼吸作用显著高于其它月份(p<0.05)。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比气温变化滞后,而与土壤温度变化一致。通过指数模型分析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速率与5cm深度地温的相关系数最高(乔木林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速率与10cm土层土壤温度相关系数最高),温度的变化能解释土壤CO2排放通量的75%以上。流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Q10值的变化是2.0~3.4,平均值为2.6。流域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在3月~10月的植物生长期土壤CO2排放总量分别为183.4 gC·m-2,309.1gC·m-2,317.2gC·m-2,221.3gC·m-2,220.2gC·m-2和225.1   gC·m-2。   首次定量分析了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区典型流域基于植被恢复的流域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和流域整体生态功能。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27.12万元,流域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高,流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8792元/hm2,是中国和世界平均单位价值的近2倍。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林地>草地>灌丛>农地生态系统。在分析流域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的服务功能时首次考虑土壤释放的CO2总量,将其从该项服务功能中扣除,以更准确地估算流域总的服务功能价值量。   结合纸坊沟流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和植被恢复演替特征,初步构建了基于植被恢复特征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方法。分析了生态恢复工程中流域生态功能动态变化特征。为该区流域生态恢复环境效应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流域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从1980~1984年的647.07万元,变化到2005~2008年的727.12万元,其中2000~2004年间总服务功能价值量有所减小,2005~2008年达到最大值,流域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基本上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二氧化钛(TiO2)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污染物降解,光解水方面有着良好应用。然而,TiO2属于宽禁带半导体,只吸收紫外光。为扩展其光响应范围,在化学掺杂和表面敏化方面进行了
土壤侵蚀随机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是研究土壤侵蚀效应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坡面两种小区尺度(微型小区和典型小区)五种覆被类型为研究对象,以六个连续观测雨季的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存在于健康植物体内或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位于植物体内的真菌。也有学者认为内生真菌是指整个生活史或生活史的某个阶段,侵入植物组织内,并且不会引起宿主
在纳米尺度对光的操控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近年来广受研究的纳米金属结构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可能性。1998年Ebbesen等人在实验中发现了光在亚波长金属小孔阵列结构中增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副鳅属(Paracobitis)鱼类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四川的交界地带和云南、重庆、贵州的交界地区,包括中国五大水系:长江(金沙江)、珠江(南
学位
能源问题当前国际上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太阳能电池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和绿色环
凋落物是植被-土壤系统之间的联系纽带,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脆弱生态功能区,研究该区森林凋落物
学位
测试是芯片设计制造流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芯片制造技术,系统集成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伴随着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SoC)的发展,测试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